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985大学、建筑老八校毕业,在地铁口卖淀粉肠”的截图。大意是说一个建筑生六七年前本科毕业工资过万,读研后再回到这个行业,工资却一路走低,现在一个月四千多,下班后摆摊添点收入。

一些人惊讶于这些信息带来的反差,我周围业内的朋友倒是轻松愉快,有些还借此交流起了摆摊经验。大家早就默认了建筑作为传统行业的没落,疫情几年,又加速了这种必然。

这张截图虽然后来被证实是伪造,但内容与行业的真实情况相差无几。作为在建筑大潮最后一波余热里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毕业即面对惨淡市场,承受入学前后的心态落差,是一个必须接受的现实。

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理想之城》剧照

10年前高考出分,我的成绩还算中上,但因为只想报考当年仍处于热门的建筑学专业,只能选择综合排名靠后的学校。相比于985、211的划分,“建筑老八校”才是建筑界内的铁律之一。这是八所国内最早开设建筑相关专业的高校,分踞在全国不同的方位,承担起所在地区的建筑师培养。在建设需求量极大的时代里,这样的专业壁垒几乎是不可撼动的。在这些学校里,建筑学作为金字招牌,收分常年高于其他专业,几乎囊括了整个学校成绩最好的那一批人。

我记得在学院的欢迎式上,有老师和新生们开玩笑:“我们学校啊,分为建筑学院以及其他学院。”这话虽然是为了活跃气氛,但言语里的骄傲,以及学生们心里因此膨胀的一点虚荣心是真实的。

在高中时期,我明明以文科见长,但还是被家人劝说转去了理工科。在各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的那些年,我的父

母眼看着周围的相关从业者迅速积累起财富,还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进入这个行业似乎就意味着生活的保障。
即使我当时的数理化成绩并不好,他们也希望我去博一份“绝不会挨饿的本事”。

《小欢喜》剧照

虽然有被迫的成分,但对于“建筑师”这一职业的浪漫想象慢慢占了上风,那种兼具技术与艺术的工作形象对十几岁的我产生了极大吸引。在那些有滤镜的场景里,设计师们都衣着体面、谈吐讲究,将自己对城市的勾勒变成现实。填报专业时,我都选择了不服从调剂,我转到理科就是为了学建筑,根本没有第二选择。

入学后的生活倒是满足了我的一部分想象,测绘、调研、做模型,老师会带整个系去敦煌采风画画、去苏州园林测绘、去不同设计地块里了解他人的生活。如果不考虑工作(和经常无意义熬夜)的因素,建筑学对我来说是一门非常理想的学科。

而建设大潮的遇冷,在我上学不久后其实已经有所体现。大概在2015年前后,我们一边在课上学着建筑大师的理论,一边听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讨论“

建筑业的寒冬”,谈论收入下滑和市场萎缩。现在想来,当时所谓的寒冬只不过是相对于从前的过热而言,在整个就业市场里,它依然是一个薪资高于平均线的存在。

《绅士的品格》剧照

在那个时候,从建筑转去别的系还是一个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事件。我记得网上有个帖子讨论“怎么看待清华建筑系的学生转专业”,在当时受到了大量的转发和讨论,学生本人也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这是一种信号,高考选专业有很强的滞后性,而建筑学制五年,行业下滑会让大家重新审视从前的选择。

那时我们在深夜的宿舍、通宵的画图教室里也经常讨论转行,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调侃。周围人还是惯性保持着对这一行业的预期。

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大拆大建时代,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从医疗教育、文化商业到住宅办公,城市急需扩容,需要补齐各种公共功能和增加居住空间。尤其房地产的兴起和持续火热,它所代表的高周转模式意味着早一天动工就早一天开售,从而维持现金流去争夺下一个地块。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甲方恨不得让设计单位第二天就能出图,设计阶段的时间被压缩到极致,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复制粘贴”的道路。

于是毕业后从事实践的同学,尤其是进入传统设计院的那些,很快意识到学校的培养和行业的要求很割裂。设计课上学的东西派不上多大用处,甲方大多不希望在设计阶段花费太多时间,熟悉规范和快速出图才是工作必需。有个朋友连续加班一个月,感慨自己像一只寄生在键盘上的手:“哪有什么设计师,大家都是画图工。”

《理想之城》剧照

熬夜也从学生时期延续到了高强度的工作里,并且默认免费。业内员工加班猝死的事件隔段时间就会出现,大家一边讨论着“还是保命要紧”,一边继续画图。而且,相比于对一些新兴行业内猝死事件的热议,发生在建筑界的似乎已经少有人关心,大多流传在相关群聊,不会引起多少波澜。

在这种环境下,从业人员超负荷工作,而且在设计方面有心无力,毫无成就感,城市也变得千篇一律,甚至出现质量问题。公共建筑倒是有一定设计余地,发达地区总想接轨国际,欠发达地区想吸引旅游,各地比着修建“地标建筑”,但往往噱头大于实际作用,最后沦为无人使用的空间。大量资金涌入建筑行业,刚毕业的学生们被卷入高速运转,很难有真正停下思考的时候。

近几年行业后继乏力,大家聊的话题从抱怨加班又转向了担心收入。很多设计院都流传着一种“预发绩效”的特殊工资模式。深受其折磨的朋友解释:“假如我每个月固定工资是两千,绩效是三千。到了年底算产值,领导说这一年绩效不够,我还欠公司钱。领导还说看在你平时挺努力的份上就不用还了,明年再勤奋点儿吧。”在行业讨论区,员工提离职,结果被告知还要还款的例子比比皆是。

《令人心动的offer建筑师季》剧照

建筑项目普遍回款周期长,而极低基本工资加依赖年终的模式,可以缓解设计院的资金压力。行情好的那些年大家可能不太在意,但在整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种让员工分摊风险的工资结构显得岌岌可危。很多同学在入职后需要家里接济才能过活,“白天辛苦画图,晚上梦里都是年终画饼破碎的恐惧”。这种辛苦和恐惧,让建筑成为了一个性价比越来越低的职业。

这些情绪自然反应在了大学招考里,相关专业的录取分持续走低,有些系还破天荒地招不满。前段时间和建院的老师聊天,我好奇地问行业的不景气对现在的学生有没有什么影响。他想了想说:“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个热门专业了,愿意进来的人很多是真的喜欢设计,这样对大家都好。”

当这个专业失去了时代的红利,失去了幻想的加持,大概才有机会进入一个正常的轨道秩序里,倒逼许多不合理现象的回正。有老师感慨:“这些年建筑行业的持续大热,让很多聪明的年轻人都深陷其中,他们本身的特质可能更适合在其他行业发展,可惜都泯灭在这里。”

《完美世界》剧照

整日生活在粗制滥造的建筑环境里,我也一度怀疑这个学科的存在价值。但是后来我还是选择了建筑历史作为研究生方向,因为我想更系统性了解这个学科的背景,也希望找回一些对设计的信心。即使不从事这个行业,我也始终相信建筑具备一种魔力,好的空间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在那些经过精心考量的住宅、学校、公共场所里,不但能满足各种功能,还能促进人与人平等友好的交流,甚至产生让人感动的力量。

不同于本科选专业时的盲目追随,我的研究生方向是我凭借自身喜好的决定,读起来开心很多。在一些建设速度在多年前就放缓的国家,建筑早就是公认的夕阳产业。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在入学前就知道这不会是一个高薪工作,但这不妨碍大家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毕竟建筑是一个从人类聚居开始就存在的古老学科,未来也将持续存在,不会因为市场的起伏而失去意义。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成为夕阳产业也是一件好事。建设速度的放缓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能留给设计,筛掉劣质部分,有机会规范行业,让大家从画图机器的循环里解脱出来。我们可以花更多心思学习如何分析各地区的历史、气候,如何适配不同人群对空间的需求,在有限资金里打磨出更方便公众使用、更具人文关怀的空间。这些建筑自然会共同组成更有品质城市环境,鼓励人们参与更多的公共生活,而不只是在混凝土格子里活着而已。

《在名建筑里吃午餐》剧照

在其他领域,毕业后从事和专业无关的工作一直很普遍,在建筑界却好像显得特殊。这种认知让我在学生时代一度感到痛苦,我很享受学习它的过程,又不想陷入被动的重复性工作。后来我一只脚跨出那个圈子,发现学科培养出的逻辑思维和审美在其他行业依然有效,有时还能成为独特的竞争力(去卖烤肠的话,我可能会设计一下我的小推车)。

每个时期大概都会有备受追捧的专业,完成时代使命后褪去热度,从优越位置回落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不带太多附加值的职业选择。从前是建筑,之后会是别的,大家在路边一起摆摊的时候哪还会记得谁的入学成绩高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