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塞尔 /
“人们必须首先通过悬搁而放弃这个世界,以便在普遍的自身沉思中去重新获得它。”
——《笛卡尔式的沉思》
引言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年4月8日-1938年4月27日),德国现代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

现象学(die ph?nomenologie, phenomenology)主要关心的领域不是物理现象,而是意识现象,它讨论我们与现象经验(情感,知觉,意识等)的各种际遇方式。现象学始于对自然态度或日常经验的反思(比如思考桌子以一个面朝向你我,你我为何都会在意识中直接将它把握为一个整体和立体,而不是一些碎片或平面),它力图通过对意识内在层次的不断还原,达到认识上最彻底的明见性和纯粹性。
?
从哲学史渊源看,胡塞尔重视英国经验论的直观原则,并且将新康德主义的先验立场彻底化,融汇二者来解决“事物如何如其所是地显现”的问题,“面向实事本身”便是现象学的根本口号。现象学是在与19世纪心理主义的对话中展开的,它主要的时代目标是为一切知识、科学和逻辑学奠基,提供一门“作为严格的科学”的哲学方法。胡塞尔基于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创造性地提出意识的意向性结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一点将我们和现象顺利地纳入一个共同的生活视域之中。
?
胡塞尔是一个著述丰盈、表达欲旺盛的哲学家,生前出版7部著作,光是遗世手稿就多达4万页,胡塞尔全集目前也已经在德国出版。他的主要代表作有《逻辑研究》《第一哲学》《观念ⅰ》《观念ⅱ》《经验与判断》《笛卡尔式的沉思》《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等。

中译《胡塞尔文集》(部分)
人物生平

?早期:
胡塞尔出生在奥匈帝国(今捷克共和国)普洛斯涅茨小镇上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做服装生意的商人,母亲则是虔敬的天主教徒,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姐妹作伴。童年的胡塞尔是一个偏科的奇才,唯独在数学方面展现出极高的悟性,该科成绩常常名列前茅,他外表结实矫健,碧眼金发,不喜欢按部就班地遵循课堂规定,留给老师和同学一抹害羞内敛,若有所思,神游于课堂之外的印象。

胡塞尔从德国公学毕业的同年(1876年)进入了莱比锡大学继续学习,他对数学的深入研究与对哲学的浓厚兴趣也都在大学期间产生。胡塞尔在莱比锡大学(1876-1878年间)主修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这个阶段他常去旁听威廉·冯特的心理学课程。后来他又进入柏林大学(1878-1881年间)学习数学,并且在此取得数学博士学位。

此后,胡塞尔以数学老师维尔斯特拉斯的私人助理身份顺利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1882年间)继续研习,期间兼听布伦塔诺的心理学课程,觉得十分有收获,于是接下来胡塞尔在布伦塔诺的推荐下前往哈勒大学(1886年冬-1887年夏)研听施通普夫的哲学心理学讲座,这段研学苦读的岁月为胡塞尔的现象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和思维基础。之后他在施通普夫的督促下又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学术写作,以论文《论数的概念:心理学分析》取得大学教职,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和妻子夏洛特共同完成了婚姻大事,婚后他们育有3个儿女。

胡塞尔的哲学思想初建于旁听布伦塔诺的心理学和哲学课程期间(1884-1887年间)。胡塞尔自述是布伦塔诺最忠实的学生和思想倾听者,不过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他却日渐发觉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难以解决数学、逻辑乃至知识的基础问题,于是在心里默默立志,务必要探索知识和逻辑的基础,并且深感这一任务只有最基础的科学——哲学才能完成,在他看来,最迫切的任务也就是将哲学和心理学严格地区分,从心理学转向作为科学的哲学——现象学。

?中期: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成熟于哥廷根大学任教期间(1901-1916年间),胡塞尔在波尔扎诺的“概念先天”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发现了观念对象的先天性存在,并将它与意向行为联系起来,《逻辑研究》的发表(1900-1901年间)也标志着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真正成型,他也凭此在哥廷根大学获得了副教授的职位。

《逻辑研究》发表初期几乎无人问津,但随着时间的沉淀,这部著作的魅力爆发了出来,受到年轻人们的关注;胡塞尔的课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学生。彼时德国大学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胡塞尔也常常邀请学生来家吃饭、讨论和交流,他与数学教授希尔伯特、施密特的交往也发生于这一时期。

在此之后,胡塞尔又相继出版了《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1910年)、《纯粹现象学通论(观念ⅰ)》(1913年)等著名的观念系列著作,这些著作表明胡塞尔开始思考彻底的现象学还原与先验自我对对象的构造问题,逐渐从描述的现象学转向先验的现象学研究。

眼神凌厉深邃的胡塞尔
晚期:
胡塞尔在57岁的时候出于接替李凯尔特的教席的工作缘故,同时他也想换一换研究环境,于是前往弗莱堡大学任职,直到退休。或许是感到纯粹现象学的建构目标已经达成,他的科研重心也从以往细致入微的认识论研究转向了高屋建瓴的欧洲科学危机反思,特别是开始思考生活世界、死亡和时间等超越性的问题,创作了《形式的与超越论的逻辑学》(1928-1929年间)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1935年)等风格比较通俗的作品,前一部著作记录了他在伦敦大学的讲演内容,也是胡塞尔思想整体的体现。

纳粹上台后,犹太人血统的胡塞尔也受到迫害,并且被政方禁止在大学中从事学术活动。直到78岁的某一天,胡塞尔不慎在浴室滑倒,九个月的治疗过程中他不幸又感染了胸膜炎,最终在医院中与世长辞。

胡塞尔在哲学创作上是一个自律达人,每天都会书写、记录大量的哲学思考,他在世时就已经出版过许多著作,去世时还留着几万页手稿。胡塞尔的妻子为了保护这些学术成果,将他手稿交给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后来在此成立了胡塞尔档案馆。

长衣飘飘胡塞尔与友人
轶闻趣事

?随身携带望远镜的“追光者”
胡塞尔不仅是个数学天才,同时也是一个天文发烧友,他十分喜欢观察星座和天体,据说他年轻时候出门在外随身都要带着望远镜,看到星星就要举起眼镜观察一下,是一个对宇宙充满好奇的“白羊男”,胡塞尔热爱星空的爱好和康德非常相像。

胡塞尔对现象学和天文学的爱都是十分纯粹的,据说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这个小老头仍然会为了助手送他的新型望远镜兴奋不已,兴奋得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孩。

?现象学师徒二人的“相爱相杀”
胡塞尔师门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个弟子显然是海德格尔,这对现象学师徒的哲学气质和处事方式完全不像,神奇的是,二人的关系亲密无间又充满矛盾,他们的私交始终为20世纪下半叶的哲学史家们所津津乐道。

在二人相识初期,胡塞尔非常偏爱这个眼神灵动、领悟力极高的天才徒弟,海德格尔也觉得在拜访胡塞尔之后自己在现象学研究方面醍醐灌顶,找到了真正的路标。早期的师徒二人彼此欣赏,相处融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敬赠页语
后期这对师徒对彼此的态度可以说是“十分嫌弃”了。胡塞尔觉得海德格尔的研究完全远离了现象学意识结构分析的那种纯粹性和严谨性,不再令自己满意了,于是批评海德格尔哲学是人类学。后来更是坦言非常后悔推举他接替自己在海德堡的教席。对此海德格尔也十分傲娇,甚至表明自己完全脱离了胡塞尔的思想,并且在现象学方面如火如荼地另立门户。

胡塞尔的性格就像他的写作风格那样,庄重而严肃,是一个没有太多“爆点”的老实人。海德格尔师从于他,不过却一点也没有传承老师的性格气质,不仅文风十分犀利风趣,生活更是风流倜傥,十分擅长享受人生。这种气性上的差异可能也是他们在学术上分道而行的一个原因吧!

重要思想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座高峰”
胡塞尔秉承着笛卡尔式的“彻底怀疑”精神,不断地向思维的本原回溯,探寻意识自身的结构,从意识出发对世界进行一种意向性的构造。海德格尔的此在哲学、舍勒的质料伦理学、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列维纳斯的他者现象学和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等等都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为母体和对话者,可以说现当代德国和法国现象学都师承于此。

“回到实事本身”
胡塞尔面临着传统哲学将现象和本质二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思想前提,而真正的现象学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是回到现象和本质共同的前提:事情自

身显现的领域——意识领域,因此现象学就是不断还原意识的本来面目,通过悬搁、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的步骤,抵达纯粹的意识领域,这样也就回到了实事本身。

“意向性原则”
意向性概念最初是由布伦塔诺提出的,包括意识的内在性与指向某种对象的性质。胡塞尔沿着后者进一步发挥,拓宽了意识活动的意向性结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包括意向活动(noesis)和意向相关项(noema)两侧。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通过这个原则解决了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二分的难题,将其全都统一在意识之中,发现了意识的主动性与它构造世界的根本能力。

“生活世界”
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和《笛卡尔式的沉思》都提出过生活世界的概念,主要是为了挽救实证主义带来的科学危机。生活世界主要指的是指一种前科学的经验性领域,既包括自然态度下实实在在的经验世界,又包括意识领域中的现象世界——我们进行意识构造活动的主观的视域。只有去除一种自然态度,看到生活世界的先验性,才能真正克服实证科学的危机,挽救科学知识。

闭目沉思的胡塞尔
考研热点

胡塞尔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难点,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科目的常考人物,特别是现象学方面的师资集中的院校,有很大概率在初试、复试笔试中考察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本内容。胡塞尔的考察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

胡塞尔的“意向性”、“回到实事本身”、“生活世界”和“现象学的四条基本原则”等容易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是胡塞尔现象学中最重要的思想。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和康德先验哲学的渊源关系、胡塞尔哲学的几个阶段等容易考察综合论述题,难度较大。(学习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的小tips:多举生活例子辅助理解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