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峒节是壮族传统节俗文明,传承前史悠长,归于骆越遗俗,至今仍然具有健壮的生命力。与其他文明表象相同,侬峒节也具有显着的特征。文章从准则办节、以歌会友、开峒迎客三个维度对侬峒节的根柢特征进行了谈论,并从前史价值、文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侬峒节与壮族歌圩是不是一回事,他们的文明特征是不是相同,这是研讨侬峒节俗文明有必要答复的疑问。有关这个疑问,秦红增、李 在《侬峒:再现于节俗文明中的村庄日子探析》一文作了分析,认为侬峒节与歌圩有差异:一是从活动时刻看,侬峒节时刻是从正月初8到正月十四,而歌圩归于岁时耕耘的民间节日;从活动内容看,侬峒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天祭祖祭地,没有祭祀就没有侬峒,而歌圩首要是青年男女对歌为主;从活动意图看,侬峒节首要是祭天祈福,保佑五谷丰盈,而歌圩则首要是群众性集体歌唱活动,交流思维豪情,传达出产常识,结识亲兄弟[1]。这个答复尽管还不可完满,但初步将侬峒节与歌圩的不一样特征区别开来。笔者经过郊野查询发现,侬峒节与歌圩密不可以分,有异有同。为此,从理论上搞理解侬峒节的根柢特征有助于咱们正招知道侬峒节与歌圩二者的联络。

一、侬峒节的根柢特征

纵观侬峒节,其呈现出许多文明特征,可归纳为准则办节、以歌会友、开峒迎客三大特征。

(一)准则办节:祭六合踏春出游

准则的要义就是反映在必定前史条件下构成的规则、礼俗等标准。壮族在节俗方面也有准则化雏形的礼俗,其体现方法就是桂西壮族多在每年春秋两季,由各天然村屯轮流举办侬峒节。这现已构成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俗文明准则。1941 年版的《广西边防纪要》载:“沿边一带风俗,最富含人生意义的,则为歌圩。有些人称之为‘风流日’。这种歌圩,大约总在旧历正二月农暇的时分举办,其日子各地多纷歧样,今日为甲地歌圩,明日为乙地歌圩,顺次轮做,以轮尽各村中止,与内地耍龙舞狮相同。”[2]135 这儿所称的“歌圩”是汉语的表述,从歌圩分布地域及风俗来看,用当地壮语表述就是“侬峒节”。查询桂西一带的侬峒节发现,各县乡的天然村屯自古至今都轮流举办侬峒节,每个村屯的节期不一样,但却是固定不变的,且多组织在春夏秋三季。如在龙州县金龙镇各村屯的侬峒节期多会集于阴历正月初七至十五,其他村屯则会集在阴历二、三、四月份举办(其间阴历二月有6 个村,阴历三月有9 个村,阴历四月有18 个村),在阴历六、七月还有单个村举办。崇左市江州区每年阴历二至四月为歌圩盛行期,单个当地为阴历五至九月。全区有歌圩48 处,阴历二月举办的有1个村,阴历三月举办有19 个村,阴历四月举办有22个村,阴历五月举办有2 个村,阴历六、七、8、九月举办的各有一个村[3]。查阅广西《歌圩分布表》闪现,在广西85 个县市中,40 多个县有歌圩活动,共有642 个点,大有些歌圩节期都是在春季[4]。这些歌圩点,有不少用壮语表述,其意或称“侬峒节”,或称“歌坡节”,也称“龙洞”,其意义与侬峒节相同。

壮族为啥轮流举办侬峒节,且多在春季举办?这与春季祭祀求雨和当地农闲时刻有关。也有专家认为,侬峒节“与农耕时节的祭祀性活动糅为一体”[5]7。壮族是稻作民族,其生计首要依托稻米,而栽培水稻需要足够的水分。在远古年代,壮族先民还没有现代水利,根柢上是靠全国雨才干栽培水稻,因而每年几乎村村都要举办侬峒节,其首要典礼有“做天”、祭青蛙(也称蛙婆节)、祭观音娘娘、祭土地公公等,其意图就是祭天求下雨,祭地求丰盈。因而,在每年春耕春播之前举办侬峒节,打开祭祀活动就变成侬峒节一个重要内容和必不可以少的典礼。一起,远古年代壮族先民聚居区栽培水稻仍是单季稻,一般每年谷雨后才逐步进入旱季并渐成农忙时节。在农忙时节到来之前,我们选择农闲时节来举办侬峒节对错常适合的。那时正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是青年男女在山川踏春结交游乐的大好韶光。正如五代时期孙光宪诗云:“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色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6]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其时侬峒节俗的根柢情况。

(二)以歌会友:倚歌传情结交择偶

壮族侬峒节具有以歌会友,对歌传情择友、择偶的文明特征,因而歌会是侬峒节的中心,没有歌则不成侬峒节。每当阴历七月十8侬峒节,大新县苏屯摩肩接踵,不计其数身穿盛装的青年男女来参加侬峒节,其首要意图就是对歌结交。白日我们在村外的树林荒坡上对歌,晚间则进村集会后持续对歌,焚膏继晷的对歌。这种景象在一些县志或其他文献都有不少记载。如明万历《宾州志·卷2》记载,南朝梁代在晏城县(今宾阳一带)“乡落唱和成风”,唐代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关于秦汉前南人叶限与鱼的故事中就有“洞节”的记载,而这个“洞节”学界认为就是侬峒节,地址就是今崇左市江州区濑湍以南、罗白以北一带[7],阐明其时侬峒节现已构成较大规划。北宋的《和平寰宇记》记载,土人“男女盛装,推髻徒跣,集会作歌”“生以歌唱为乐,死以木鼓助丧”[8]。真是视歌如命,以歌为乐,以歌择友。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奔驰》记载:“上已日,男女集会,各为部队,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奔驰。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9]422 明正统十年三月十三日,奉训大夫世知恩城州事天水郡赵福在今大新县恩城岜仰山摩崖石刻作了有关记载:“每年三月二月,岜仰、江边、佰托等村,男女集会洞口歌唱文娱,以庆熟年。”[10]这是广西仅有发现用摩崖石刻记载侬峒节对歌集会的景象。明代邝露也在《赤雅·浪花歌》卷上作了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大学,三月大学。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11]明代《和平府志》卷二载,贵寓壮人“婚姻以歌唱郊游为媒妁,丧葬以鼓乐饭僧为秀丽”;卷三记载“每岁春三月三日,左人男妇各具酒菜相卒于茅坡歌唱,往复酬答,声动郊野,至暮而还”[12]。可见,我们视歌为乐,如痴如醉,然后使侬峒节演化成对歌择偶求情的重要场所。到了今世,这种以歌会友的特征仍然盛行。20 世纪40 年代,大新一带的侬峒节,“邻近各村青年男女,多着新衣抵达集圩地址,彼此午宴,尽情畅饮,彼此赠给糕饼,迨至落日将下,则三五成群,并肩同到户外路旁,或村头、树下,引吭高歌,彼唱此和,其乐融融,待天亮后,始各兴尽返家”[2]135。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明县侬峒节也还有以歌会友的特征。“对歌前,男女各物色目标,中意始对歌。男女队各十人支配,各以嗓音较好的两人合声对唱。白日对歌,男递给女雨伞一把,女撑开遮脸,相随到树荫下对唱。伊始,男女共处有必定间隔,渐唱渐近,女子的遮脸伞也渐前进,终至天边,心意愈浓。唱到傍晚,互送礼物别离。在村内夜对歌,女的在里屋或院内,男的隔着门窗或墙篱彼此酬和,一般对唱到天亮”[13]。

研讨发现,侬峒节以歌会友择偶这一特征,是契合古代交际方法的。有专家认为,“集会作歌”是宋初乐史《和平寰宇记》对岭南一种典型的风俗事象的记叙[14]。其实,以诗歌会友择偶的风俗在华夏早就存在。有人计算《诗经》发现,其间体现男人寻求女子的诗有12 篇,体现女子寻求男人的诗也有11 篇。而《郑风》里的《溱洧》就直接描绘男女彼此歌唱追逐的景象[15]。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一书中把侬峒节以歌会友择偶的重要性描绘得非常精彩:“不管男女,皆认歌唱为其人生上之切要疑问,人之不能歌唱,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短少恋爱求偶之可以性;即不能号为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16]56“善歌唱者,能赢得妇女之欢心,可藉此为婚介,而抵达最满足之恋爱;并可以由此等规模之内,而实验选择各个恋爱者之谁为惬意,进而抵达满足成婚之意图”[16]155。《同正县志》载:侬峒节“遍地男女服饰规整,千百成群,聚青城山坡郊野之地,女携篮持伞,或四五人或六七人不等,有一老妇为之前言,蹲作成堆,男则游行掀看,有合意或旧好者则歌唱挑之,彼此互答,若相悦意,女投饼而男赠糕,认为定情。同夕,乃双双携手而归,即夫家见之亦不怪之,以歌寻侣,不管其已婚未婚,未婚者可得百年偕合,而已婚亦可得一时之巧合”[17]。

以歌会友择偶在实际日子中是不是存在?答复是必定的。笔者查询发现,大新县恩城乡陆屯有一位梁姓大娘,本年80 多岁,她是当地有名的歌王,不只歌唱唱得好,而且能即兴自编自唱。一般对方歌声刚起第一句,她马上编出对答的山歌,对方山歌声响刚落,她就能马上应声对唱。梁大娘在新我国树立早年没有读过书,在新我国树立前期也没来得及扫盲,没有学习文字,她变成歌王是从小就初步学习山歌的成果。她告诉笔者,在她十三四岁的时分,就初步跟着村里年长的姐姐学习壮语山歌,早学晚练,下田干活也操练,上山打柴操练,赶集也操练,每当侬峒节就上场对歌,持之以恒的操练使她变成当地的山歌王。当年,她就是经过对歌知道了自个的丈夫。因为侬峒节具有传统男女以歌会友择偶的特征与功用,因而每当我们参加侬峒节时都要对歌。歌谣体裁非常丰厚,有时令歌谣、岁时歌谣、节俗景物歌谣、苦情歌谣、思恋歌谣、游戏文娱歌谣等,特别是情歌,一般难度最高、用情最深,体现出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侬峒节以歌择偶的特征现已根柢不见,但以歌会友的功用和特征仍然存在。有专家认为,我们集会于歌场,用歌声和其他方法来进行交际活动,歌声可以把两个不相识的人拉近,让彼此在愉快的气氛中交流。除了传统的以歌结交择偶外,以歌传情会友仍是“壮族公民完成社会交游的重要场所”[18]

。回来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修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