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地理学第1章 绪论1.20世纪经济学发展特点a.研究区域尺度变化(微观-中观-宏观)(1) 区位研究(20世纪上半叶)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以商业为中心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区位经济论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注重企业内部的经济效果最佳。(2) 区域研究(二战后)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特点:突破了单一企业的圈子,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注重考虑企业的外部经济问题。(3) 区际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费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特征:研究尺度进

2、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4) 全球化研究(近20年来)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加强,经济地理学家越来越关注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b.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单体企业区位-多分部企业区位-跨国和全球企业区位)(1) 研究客体的变化: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2) 企业地理概念提出,尤其关注企业内部结构的研究,公司地理领域逐渐形成。c.研究思维方式的变化(1)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

3、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2)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3)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4)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5)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4、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2.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1)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

5、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

6、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3.学科体系最高一层为通论经济地理学;第二层为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公司地理学;第三层为在部门经济地理学下又分为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 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

7、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3)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国家制度和生产力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4)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5)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条件是经济

8、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5、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经济地理学促进经济学的发展。(2)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

9、际问题的贡献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6、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0世纪的发展,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

10、基础,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全球与地方的联系。如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研究。选定衡量各方力量的指标,通过代表性的实例调查对各作用力的均衡点以及改变均衡点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将十分有利于有关理论体系的建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增长极的演进问题、增长极的层次性、区域多级现象、区域文化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对21世纪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

11、面,企业本身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对区域发展产生间接影响。除了带动作用,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存在相互矛盾一面,即企业自身整体利益与区域利益并非完全重合。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l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l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l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

12、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讨论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构成了区位经济理论,根据经济活动具体内容可分为农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等,此外区位论还包括聚落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包含2层含义:1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可能的空间,从中选出最佳区位。另一层是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l 区位条件:指区位本身具有的属性或资质。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

13、化等方面。l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l 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1)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2) 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

14、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3) 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南师2013简答:比较分析区位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主要3个阶段:(1)古典区位论,特点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和工厂,着眼于成本、运费最小化来研究企业、工厂的区位变化和区位选择。代表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2) 现代区位论。从立足于单一的企业和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从着眼于成本、运费最小化发展为追求市场的扩大。主要有商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综合区位理论、贸易边界理论、相互作用理论、分界点理论、赢利边界理论。(3) 现代

15、区位论。在研究内容上很大程度地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贸易的局面,而是将整个生产、价格、贸易融为一体。从以往的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以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主要方向,从注重区位的经济产出到以人的本身发展为目标,重点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概括为3方面:1、关于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增长极理论等;2、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有经济起飞理论;3、关于区域发展模型,主要有规模经济内剩发展理论。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活动、流通活动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是效用再创造的活动,既包括

16、有形物资的创造活动,也包括服务等无形物质的创造活动。生产要素:生产活动是建立在一定要素要素投入的基础上的,是人类通过工具、机械等必要手段对自然产生作用而进行的。因此,劳动力、自然和资本是生产最基本的要素,成为生产三要素。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 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 主要从两方面影响经济活动l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空间位置、气候水文条件、土地形态(大小、地形、地貌)、土地地表物质(岩石、植被)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不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行性l 土地所在的经济区位,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行性。(2)以2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l 作为劳动对象。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地的自然特性在其中起

17、着决定性的作用。l 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产所,比如工业、交通、建筑用地。土地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格外显著。(3) 不同产业对土地利用有不同的要求l 土地的农业利用:一是土地的自然特性;二是土地的经济地理位置l 土地的工业利用:不同类型的工业有不同的土地条件,因此会选择不同的经济区位。城市区位型工业的空间收益随着距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因此只有距市中心较近的区域布局才能获取收益。因而在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地租存在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将形成较为显著的圈层分化。2、 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 影响机制。原材料因子主要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

18、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2) 原材料对不同类型工业区位的影响l 对原材料工业的区位影响原材料工业的区位选择很大程度受原料分布地的影响。但随着科学进步,原料成本在总成本比例不断下降,使得原料产地的吸引力减弱,而便于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交通中心表现出对原材料工业的区位优越性l 对加工工业的区位影响一方面受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企业的区位影响,另一方面受加工后产品的市场条件、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的影响。3. 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 为产业活动提供能源。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

19、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高耗能的产业活动,区位要接近充裕、廉价的电力供应地。(2) 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4、 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类型:包括金融资本和固定资本(1) 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1)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而不同的企业资

20、本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5、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

21、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随着社会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6、 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第3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区域环

22、境因子:某特定区域内,对发生在其中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和知识要素对于产业发展作用大,技术与知识在成本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润。内部规模经济:指一定规模范围内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空间集聚经济,即许多不同的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导致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 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方面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

23、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2) 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l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l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

24、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培育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3)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产业集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互补产品”的“需求

25、拉动”作用;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总之,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中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集聚,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4)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l 政府作为消费者,政府购买形成一个庞大市场l 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在这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26、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l 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l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区位。第4节 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l 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路等交通路线。交通网可以用密度和结构来表述。l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

27、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l 交通网的结构: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l 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通达指数是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分散指数是指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l 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

28、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就不同运输方式而言,站场成本一般是固定的。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则是有利的。在现实中,交通方式在途中变化的情形经常

29、存在,在中转站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ps:胡佛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因此,中转站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为追求低成本优势,交通便利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的便捷程度还要考虑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提高,促进经济活动

30、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高速公路交叉点、大型航空枢纽及其周围区域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特点(1) 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不仅降低了运费成本,更节约了时间成本。(2) 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影响逐渐减小,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取而代之成为主要因素(3) 铁路、港口的优势有所削弱,机场、高速公路交叉口的作用。第3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1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l 农业区位论:由德国学者杜能提出,是古典区位理论的代表之一。主要探讨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31、。该理论认为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不同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从内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是土地利用问题普遍性理论基础。l 地租曲线: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l 杜能农业区位论理论前提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距城市8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外界隔绝;人工产品仅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食物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32、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l 杜能想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方式随着距城市的远近(即区位的变化)将如何变化:不同区位的农业应该经营什么?不同区位的农业应该怎么经营? l 杜能的研究方法采用孤立化的方法,即:排除其它要素(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l 地租收入的一般构成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纯收益=总收入-生产成本-运输成本) 式中:r地租收入(纯收益);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

33、的生产费(单位重量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运费率(单位重量单位距离的运费)。 上述地租收入公式的含义:在区位相同时,等量规模的不同农产品的地租收入各不相同。其原因包括:市场价格的差异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等量规模的同一种农产品的地租收入,将随着与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其原因是:不同区位的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差异。2、地租收入的影响因素区位因素:市场距离引起的运输成本;非区位因素:产量、价格、生产成本。l 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地租收入r对同样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0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

34、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在市场(运费为0)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反之斜率越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到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和斜率。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l 空间配置原则基本原理: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笨重、体积大因而运输量较大或者运输成本相对价格而言过高的作物,或者生产易于腐烂或者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较小的作物。

35、在城市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由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分布着六个同心圈层: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畜牧业圈。 (杜能圈)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为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以运输的作物或产品,例如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鲜奶等。本圈大小主要由城市人口规模决定。2、第二圈:林业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地、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性角度必须选在城市近处种植。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4

36、、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物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为黑麦,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休闲,三区轮作,即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6、第六圈:畜牧业圈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l 意义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由此形成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

37、现同心圆空间格局;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距离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2.经济学上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样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了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l 杜能圈的局限性1) 如没有考虑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市场)的影响;没有考虑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差异的影响;2)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3) 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4) 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

38、作用制约变小;5) 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其他土地利用方式。l 发达城市的逆杜能圈结构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状况,认为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模式呈现出与杜能圈结构相反的区位格局,被称为“逆杜能圈”。表现为: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随时可能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对农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会较少,并可能放弃耕种或只进行临时性耕种;而远离城市的农民,由于土地难以转化为城市用地,对农地的投入较多,并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土地经营。逆杜能圈的形成原因: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利用主体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土地投机者、投资商、农民等),引起土

39、地所有者(农民)行为的变化,导致城市周围土地的无序开发。第2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

空气湿度等;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

40、料的重量之和;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技术合作)和经济性(内部规模经济)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偶然因子: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意外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共享设施、设备、市场等。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

41、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l 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理论前提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l 运费指向论(运输区位法则)

42、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之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原料分类:根据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把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其中,局地原料根据其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又可以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 遍在原料:指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如普通砂石。 局地原料:指只有特定场所才有的原料。如铁矿石、煤炭等。 纯原料:指在生产过程中重量不会损失、在工业产品中包含其全部重量的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指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重量损失、最终只有部分重量被容纳到最终产品中的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重量产品需要的局

43、地原料重量。 区位重量:生产单位重量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相当于1+原料指数)(2)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

44、费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3) 综合等费用线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可以用综合等费用线来形象说明。l 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劳动区位法则)劳动力成本(劳动费):指生产单位重量产品所需要支付的工资额。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1) 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变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即:当劳动力成本节约额大于因离开最小运费点而增加的运费额时,工业区位就会向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点移动。(2)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指标1: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费指数) 概念:单位

45、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用公式表示: 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力成本/产品重量 标准: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劳动系数 概念: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力成本(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反之则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小。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l 集聚指向论(集聚区位法则) (1)集聚因子的两种作用形态: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狭义的规模经济);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狭

46、义的集聚经济)。(2)分散因子的作用: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2)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和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和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当集聚带来的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为了判断集聚

47、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l 理论意义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后来区位论学者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基础;2.其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深刻影响了后来学者的相关研究;3.该理论不仅局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指向理论已经超越原有工业趣味的范围,而发展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l 理论局限性1.理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是区段增加并且远距离递减;2.理论中假定

48、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3.就工厂经营性质而言,可分为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4.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5.技术进步会导致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的下降会或替代性材料的使用,使原料地指向减弱,消费地指向增强;同时,技术进步和交通手段的发展使运费对工厂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6.交通发达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7.还要考虑其他诸如区域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总之,当今世界由于技术和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原料使用量和劳动费以及运费大幅度削减,本来属于原料地和劳动供给地指向的区位类型现在已变成消费地指向区位类型,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工业布局受地域束缚较

49、小,工业区位的选择范围扩大。在这种条件下,工业区位出现了新的指向型,如临空型、临海型和高智能型等区位类型。这些类型的工业区位不能直接套用韦伯理论。第3节 其他工业区位理论l 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在帕兰德的著作中,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帕兰德的理论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在假定原料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胡佛对韦伯

50、区域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而且他认为一般运费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每千米的平均运输费用与距离的增加不是按等比例增加,而是呈递减趋势。胡佛的理论主要解决了2个问题:1是对运费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随距离的变化呈递减趋势的途中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局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2是按照原料和产品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结论表明,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有最小运费点,相对地在三角形顶点处出现的可能性则较

51、大。l 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他在建立市场区位模型时,进行了如下条件假定: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企业最佳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

52、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l 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输入投入:单位重量移动每单位距离的必要投入特点是运用替代原理分析区位均衡,他认为输送投入与资本、土地、劳动投入与企业经营者能力等生产要素具有类似性,都是按照利润最大化原理投入。但输送投入意味着空间变量的增加,运费是其投入的价格。他首先假定生产活动对其他各个经济要素都不会产生影响,那么在直线市场下,市场与可移动的原料点之间的区位线上必然存在一个区位均衡点,这样若原料点可自由移动,距离变量此时替代输送投入,用变换曲线表示这种替换关系。此时,区位均衡点不再是一个

53、点,而是被包括在市场和2个原料产地所形成区位三角形中一条变换曲线。变换曲线与最低的等支出线(在给定总运费支出下,距其他各顶点的距离组合)相交的点即为部分区位均衡点(部分运费最低点),每个顶点都存在部分区位均衡点,这些部分区位均衡点都一致时,即为完全的区位均衡点即总运费最低点。第4节 区位的行为主义分析l 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1)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2)史密斯认为,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 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

54、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3)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经营手段和能力高的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范围要比其它同行企业的范围大。因此,优秀企业家不仅在最佳区位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空间选择范围也相对大。(4)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因为空间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使得获得利润得边界发生了相应变化。(5)区位决策者的行为影响区位模型。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创建者的居住地或出生地,是否具有可利用的空地,政府对工业

55、开发的援助,企业家的模仿行为以及当地政府或国家的财政援助等。l 普雷德行为矩阵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他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行为矩阵的纵轴代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横轴代表运用信息的能力。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决策者的位置越接近右下方,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越多,信息质量越高,运用

56、信息的能力越强,其采取的行为越与最佳行为接近。反之决策者的位置越接近左上方,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越少,信息质量越低,运用信息的能力越差,选择到最佳区位的可能性越小。第4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1节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l 中心地: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l 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l 中心商品:是指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l 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

57、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上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下限是供给货物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消费者的范围。l 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形成机制: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l 需求门槛:经济活动要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付起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l

58、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l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l 经济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l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克里斯泰勒认为,影响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在上述三类因素的影响下,将分别形成三种类型的中心地系统。 (一)市

59、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l 前提条件:1. 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2. 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交通与距离成正比。3. 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4. 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l 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1 单一企业形成的圆形市场区2 多个企业形成的多圆形市场区3 多个企业的多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成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l 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有以下特点: (1)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其中心职

60、能相对应; (2)中心地有规则地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地点; (3)各等级中心地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地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l 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3,9,27,是按3的倍数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2,6,18,54,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上。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

61、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4,16,64,因此在交通原则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根据同样的原则考虑行政因素。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低级中心地只能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7,49,343,因此在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6,42

6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l 理论意义a、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63、,并首次把演绎思维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空间法则与原则,无疑是对地理研究思维和方法的一大革命。b、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与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一、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研究;二、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三、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研究;四、是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c、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中心地与市场区域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规划中,按照中心地理论可合理布局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经济和社会职能。l 存在问题 a只重视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即中心地布局是按上限大小来决定。 b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式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作用条件,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k值无法概括。 c把消费者看做“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