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日一练】201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模拟题

魏晋南北朝

1、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2、东晋南朝的政治3、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4、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5、北魏孝文帝改革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7、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①三国鼎立的客观条件:

<1>地理<2>经济——冀朝鼎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基本经济区”的理论——认为:长江、黄河中下游是基本经济区;巴蜀、珠江流域是次等基本经济区,占有基本经济区能实现统一,而次等基本经济区只能维持割据。——在三国时期,长江中下游还未完全开发,所以也就算一个次等经济区,而珠江流域完全没开发,所以才有三分天下,北方政权统一全国。<3>地方豪族拥护割据政权——原因:1、战乱之时,割据政权的建立能稳定地方基层统治秩序,保障豪族的生存权利。2、权力分配不平等,靠近统治中心能占得先机。因为,拥护割据政权能换得政治地位,所以支持分裂。——豪族支持分裂的限度:割据政权的存在不会危及豪族自身,所以诸葛武侯六出祁山招致蜀中豪族官员反对。邓艾、钟会伐蜀,巴西谯周力主投降。

②求才三令:

求才三令的选官标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点:即不问出身、不看道德、只重能力。——传统认识:唯才是举作为曹操革易选举制度的一项创新,其目的是曹操为了完成统一的事业,其实效是网罗到大批人才,“这样一个统治政策和用人方针,曾经取得显著的效果,而目还延续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新见解——卫广来:《求才令与汉魏嬗代》,《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曹操改变策略,北方转入文治,进入王业阶段。而两道求才令颁布于建安十五年以后,颁布年代分布在“治平 行”文治阶段的各个时点上,与此战略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相吻合。三令也不是为了统一全国、网罗人才所推出。

2.曹操集团的人物分四批进入,(第一批是曹操在当兖州时的部将,以武将为主;第二批是定都许昌之时收罗的人才,以士大夫居多,颍川士族是主体。第三批,灭袁绍得冀州士人;第四批平荆州所得荆州士人。)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以前己全部到位,三道求才令颁布后,实际没有吸收新人才。(只收录十人,且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官)建安十三年以后毛玠、崔琰典丞相府栓选,举用皆“清正廉节,秉德纯懿”之士,丞相曹操对此给予支持,同时却颁发与此相抵触的求才令,不合政理。

3.求才三令与曹操选拔人才的实际活动没有多少关联。三令与此阶段曹操的建国活动联系起来去认识,可以理出两条线索,一条是为曹操的利益所设置,一条是为曹操部属的利益所设置。建安十五年的唯才是举令,目的是摧毁二十等爵制(秦制,最高列侯),突破“非刘氏不王”的国体原则,开建五等,以便曹操封公独立建国,以便以让贤的方式完成汉魏皇权转移的历史任务。

4.建安十八年曹魏建国后,北方政府出现魏官、汉官两个系统,发生了官员魏官化的问题。建安十九年举偏短之士的令文中,所举陈平、苏秦等都为“反覆”之人,目的是解除部属舍汉归魏的名节顾虑。毕竟此前就有重要谋士荀彧一心向汉,反对曹操封公建国。

一言以蔽之,求才三令,是曹操建国绍汉的政治方略。汉魏皇权嬗代,是在求才三令的政治引导下通过和平过渡的让贤方式完成。

③九品中正制:

1.背景:东汉以来形成的地方大姓名士势力依然存在,(许靖、许劭一言定品)——这虽属民间行为,但却能影响官府的官员选任。“品”是选用官员的重要依据。——尽管曹操蔑视乡议,但是录用人才依然要参考当地名士意见。比如平冀州,以崔琰登用当地士人;平荆州,以韩嵩“条列州人优劣。”但是乡议又极易造成朋党,——因为当时有名望就有官位,他们入仕一般不是靠真才实学,而是靠声誉、声价。为此他们就要奔走、交游,以获得名士的品题、赞誉。这样他们就能得到重用了。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以名士为中心的朋党圈子。——比如,在汉末能得到李膺的接见被士人称作“登龙门”。而李膺也与陈蕃、王畅也被士人称作三君。所谓: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楷模李元礼,天下俊秀王淑茂就是盛称他们三人在士林中的地位。——乡议在地方大姓手中,民间评议严重影响到了官方的人才选任,同时也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怎样使朝廷选举与名士的月旦评统一起来;朝官保举和乡里清议统一,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九品官人法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中正既是朝廷官员,又是当地大族。由中正负责选举就使原来由地方大姓控制的乡议转由朝廷控制。这是国家与地方大姓之间的妥协。国家承认乡议传统,保证了地方大姓的传统权益,但是又把乡议之权收归中央。

2.原则:从政治学角度上讲,“政治制度的形成与运作都反映了一种偏见,即制度重视偏向于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集团或阶层,而不是一种完全中立或公正的安排”。九品中正制是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而接受当时的士族领袖陈群的建议创制的。因此它必然会体现世家大族的政治利益。——但是,在起初还是家世、才德并举——西晋主要取决于家世——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族、士族与势族》:世族强调其家族的政治色彩;士族则多指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家族;而势族更多地指现实拥有权势的大族。——因此当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标是当朝冠冕而非冢中枯骨——后汉名士之后只要没在政府为官的,在曹魏、西晋都没官位。

④八王之乱爆发原因

景有权《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原因研究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97.5

1.陈寅恪“封国置军说”(《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罢州郡兵与封国置军;2.唐长孺“宗王出镇说”(《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武帝死后,宗王势力膨胀;3.祝总斌“皇位继承人与辅政大臣不得其人”(《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陈明武帝时期宗王受到严格控制,权力不大。武帝死后,由于所托非人,致使地方宗王觊觎中央。

个人认同第三种观点:

古代中国讲求统治的合理性,一个没有合理性的政权是极端不稳固的。张星久在《论帝制时期中国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层次》中认为:凡女主、夷狄、篡臣主导的政权都是没有合理性的。——八王之乱由此而起。因为八王之乱中,不论是谁掌权,都是靠武力夺取的,这就会授人以柄。正如《晋书·八王传序》所说:八王“朝为伊周,暮为莽卓。机权失于上,祸乱作于下。”王夫之《读通鉴论》:

唯至于惠帝之时,有天子而无之,人欲为天子而不相下,群不知有天子,而若可以无天子者。于斯时也,顺逆无常理,成败无定势,强臣林立,怙愚以逞;逆者逆,顺者亦逆也,败者败,成者亦败也。

⑤西晋衰亡的讨论

1.腐败

2.八王之乱削弱了政权统治力;地方宗王控制下的朝廷,降低了中央的公信力,使国家成为一盘散沙。

3.“空谈误国”说

源自两晋。西晋末年王衍:“吾曹若不祖尚玄虚,何至于此。”东晋初期卞壶:“悖理伤教,中朝倾覆,实由于此。”东晋中期桓温:“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难辞其责。”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普通的知识分子清谈对国家并没有危害;而清谈之所以会误国主要是因为政府官员也都崇尚玄虚,不屑政务。”

清谈之风确实给两晋政治带来了非常坏的影响。但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却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清谈。事实上,自从晋惠帝即位以来,主导政权的是外戚和宗室,在这期间名士们虽然在朝中还占据着显赫地位,但是他们早已经被架空了,尤其是在八王之乱其间,他们不但完全没有政治决策权,也没有话语权,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掌握在宗王以及他们的亲随手中,就拿王戎来说吧,八王之乱期间,他虽然是尚书令,但只不过是华丽的政治点缀。

⑥其他考点:屯田制、复客制、世袭领兵制、占田制、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

二、东晋南朝政治

①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

“王与马,共天下”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皇权的变态。

<1>大背景:自汉末以来,皇权持续衰落,家族势力崛起。——原因:①战乱,失去政府官方的保护,促进了家族势力的凝聚;②政治上,依靠家族。士人重家轻国。天子选官重在家门。晋武帝以王湛为痴,因其太原王氏而用之为尚书郎。可以说,权力不是天子赋予的,而是家族赋予的,所以时人忠君观念淡薄,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可以说,东晋皇权衰落也是历史的惯性。——但之所以会出现“祭则司马,政在大族”的状况,还与当时的具体情况有关。

<2>东晋建国形势:①司马睿其人:他是司马懿的曾孙,属于皇室的远支,根本就没有即位的法统;他本人有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无才无德;最重要的是他虽然是琅琊王但是却没有强大的武装,在八王之乱中一直打酱油,就是他来扬州也是奉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命令。总之,他在当时来讲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以至于他初来建康,竟受冷落,《晋书·王导传》: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

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从中可见,司马睿的政治威望实在太低,王导可能也听过狐假虎威的故事,但这次司马睿是假借了中原名士的声望,才勉强得到了江南大族的认可。②再就是前面讲的,东晋建国是南北士族的妥协。南方大族接受司马睿接受的很勉强。要不是北方有胡族的威胁,可能就没有东晋。而南方大族之所以会接纳这个北方的小角色主要是以王导、王敦兄弟为首的北方大族的策划。当然任何皇帝都不想当傀儡,晋元帝也不例外,等他在南方站稳脚跟后也想加强皇权。政治上,重用原来不被重用的南方士族戴渊、周凯和北方次等大族刘隗、刁协,思想上学习《韩非子》。这几乎引起了朝中所用大族的不满。王敦第一次叛乱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周札开城纳贼)他们虽然支持王敦反叛,但是他们却抵制王敦篡位。这是开国初,“王与马,共天下”的体制决定的。王敦反叛,大族支持他的叛乱,因为司马睿想破坏这一体制;王敦篡位,也是对这一体制的破坏,东晋是大族联合的朝廷,大族不允许任何大族独占。之后东晋朝中庾氏、谢氏、桓氏先后主导政权。不管是谁主导,都维持了这一体制。

②寒门掌机要问题及其评价

寒人的概念:寒人是寒士和寒庶的合称。寒士是低等士族;寒庶是平民。总之,所谓寒人是当时与高门士族相对的一个阶层。

1.寒人掌机要的背景:

为什么要用寒人掌机要?

①他们身份卑微易于控制,更重要的是,与“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高门士族不同,寒人的权力完全在于皇帝的赏识。为了获得皇帝的赏识,他们大都勤于政务。(有进取心,门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②门阀士族自身从政能力的下降。这些人整天忙于清谈,在他们看来忙于政务是俗不可耐的。另外,这些门阀士族“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也就是说他们当官晋升全凭门第,久而久之,竟使一些人以立功升迁为耻。他们为官也倾向于出任位高任轻的“清官”;至于秩低任重的“浊官”为他们所不齿。任重也是实权的象征。正是因为门阀士族从政能力的下降以及不乐于主掌繁重的政务,才使得皇帝不得不大量启用寒人掌机要。

2.实施

通过变更统治机构,任用寒人掌握部门实权,比如,中央的中书省由位居九品的中书舍人主掌实权,而长官中书令只不过是一个安置士族的闲职。使得南朝皇权得到了伸张,增强了皇权在中央和地方的掌控力。而这一时期,皇帝之所以能变更统治机构,扩大一些职官的实权,这本身就说明了皇权的崛起。可以说,寒人掌机要与皇权的伸张是互为因果的。皇帝使近臣出任典签,强化对地方势力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3.寒人掌机要与门阀政治的区别

我们知道东晋时期是门阀政治,南朝时虽然出现了寒门掌机要的趋势。但是它与先前的门阀政治有很大区别。东晋皇权是门阀贵族利用的工具;而在南朝掌机要的寒人却是皇权利用的工具。他们的权力源于皇权的赋予,皇权赋予他们权力,是想通过他们伸张皇权,实现皇权专制。这些掌机要的寒人虽然有时权侔人主,但是他们的生死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好恶。

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寒人掌机要,并不意味着这些权侔人主的寒人的社会身份,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而提高了。在门阀贵族眼中,他们依然是寒人,而这些已经权侔人主的寒人的最大心愿,也并不是打破这种士庶等级区别,相反,他们都想凭借皇帝的宠信跻身门阀行列。但是在当时“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纵使是皇帝的宠臣,也很难如愿。

可是一旦寒人能有幸跻身士族行列,他们也会坚持士庶区别观点。可以说,一些得志的寒人虽然客观上正在逐渐排斥门阀士族,但在主观上,他们却利用手中权力极力向门阀士族靠拢,以便获得各种特权。毕竟,皇帝的信任也不保险,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只有成为特权阶层,才能使自己的家族长期获益。

4.后世对寒人掌机要的评价

传统史家对寒人掌机要大加鞭挞。比如《宋书》的作者沈约对这些掌机要的寒人评价很低,说他们“狐假虎威,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陈书》的作者姚思廉在《陈书·后主纪》史臣曰中甚至认为陈之所以灭亡,与陈后主时期掌机要的寒人有很大关系。

历史事件是客观的,但历史书写却渗透了很多主观的东西。可以说,真实的历史事实,会随着史学工作者的主观意识而发生转向。尤其是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比如今天我们讲的寒人掌机要,它又为什么会招致传统史家一边倒的诟病呢?在这里我分析一下他们的心态:

首先,这代表了门阀士族观点。沈约和姚思廉都出身南朝士族家庭。在南朝贵族看来,寒人掌机要扰乱了当时的封建等级秩序。他们内心里蔑视寒人。但是,在皇权的推崇下,这些人却权倾天下。比如,南齐时,太尉王俭常谓人曰:“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王俭出身琅琊王氏,是南朝一等高门,茹法亮呢,出身卑微,给他提鞋都不配,结果却后来居上,贵族能平衡嘛。所以南朝贵族寒人掌机要,就是小人得志!

其次,有时寒人做的的确很过分,比如前面提到的典签。但是要知道这是他们的职业,寒人只不过是皇帝的工具而已,皇帝让他们唱红脸他们就唱红脸;让他们唱黑脸他们就得唱黑脸。如果在职位上不好好表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皇帝也就不会再任用他了。

再者正像史家批评的那样,手握大权的寒人难免会为非作歹,败坏朝纲。但我认为这也不能仅仅归咎于寒人掌机要。同样,朝纲败坏,该负主要责任的也应该是任用寒人的皇帝,因为使他们用人失察、管理不当。

③其他考点:典签、检籍、侯景之乱及其影响(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三、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①对前秦政权及淝水之战的评价

崔明德《建国以来关于淝水之战、前秦政权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96.11

②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要点:北魏政权与汉族士族的关系;汉族士族在北魏封建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旧势力对封建化的阻挠以及对汉族士族的打压;北魏前期,汉族士族在政权中的地位与国家认同观念。

③其他考点:五胡、石勒、苻坚、王猛、崔浩、六镇之乱、河阴之变、府兵制(可大可小,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

五、北魏孝文帝改革

要点:背景、内容、意义及成效

影响(两方面)

加强胡汉融合,促进国家认同;促使鲜卑分裂,六镇之乱北魏衰亡。

孝文帝评价(两方面)

有人说他是推动民族融合的功臣;但是,因为他完全摒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加速了鲜卑民族的消失,所以也有人说他是鲜卑民族的历史罪人。

个人见解:人类学家王明珂先生在《华夏边缘》中指出:“迁徙所造成的资源环境改变,是导致个人或族群认同变迁的主要因素,也是新族群形成的温床”。因此可以说进入中原的鲜卑族,融合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历史的必然,孝文帝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一进程罢了。

可参考著述:刘精诚《魏孝文帝传》、杜士铎《北魏史》、刘精诚《论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95.4、唐长孺《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

南北士族的盛衰:

魏晋南北朝政治分裂,南北士族也沿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发展。东晋是西晋的延续,高门士族主导政权,出现了王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外,高门士族还掌控了军队。到了南朝,皇权崛起,与此同时门阀士族也走向了没落。政治上,寒门掌机要;军事上,门阀士族蔑视武事,甚至以建立军功为耻,因此远离军权。再加上孙恩、卢循之乱;侯景之乱以及西魏的打击,高门士族衰落。

北方士族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历经坎坷,但是历代少数民族政权都承认他们的传统身份,征召他们入仕为官。因为北方是少数民族政权,且国君注重事功,所以北方士族一般能积极进取,没有像南方士族那样腐坏堕落。

南北士族的不同归宿也与他们的好尚有关:南朝士族宗族观念轻;北朝重,疏族投奔亦热情招待。且北朝士族重宗族乡里,社会根基深厚。因此北朝士族抗打击能力远胜于南朝。

南朝士族喜好玄学,北朝士族则儒学传家。儒与玄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儒讲求济世安民的使命感。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而玄学是一种出世的世界观,因此南朝士族大多不愿意外在事功,甚至以勤于政务为俗。

东晋门阀政治、寒人掌机要

七、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①魏晋玄学

②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与融合

③其他考点:三玄、竹林七贤、葛洪、陶弘景、寇谦之、范缜

可能出的综合论述

1.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与郡县之争

周;秦–汉;魏–晋;明

分封天下大乱都是在中央不能制衡地方之时

2.我国历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你怎么看待?

要点:结合民族学理论知识,客观、辨证的看待当时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斗争。不过度拔高,不贬低。冲突是融合的催化剂,它有助于族际之间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随着各民族间互动磨合的成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或相互冲突,发展到和谐一致的结果。”通过这一时期的冲突与整合,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到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促进了我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了一体。

对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费孝通的滚雪球理论。华夏民族就是自形成之日起就有一个持续扩大的过程。费孝通还指出:“从血统上讲,可以说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中经常在发生混合、交杂的作用,没有哪个民族在血统上是纯种的。”

陈寅恪的评价:“盖取塞外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著作: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三武灭佛

要点:灭佛背景佛教与政治关系

魏晋南北朝史专家介绍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山居存稿》)、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拓跋史探》)、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

古籍举要

《三国志》、《晋书》、《魏书》、《宋书》、《北史》、《南史》、《世说新语》、《昭明文选》、《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

魏晋南北朝

1、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2、东晋南朝的政治3、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4、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5、北魏孝文帝改革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7、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①三国鼎立的客观条件:

<1>地理<2>经济——冀朝鼎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基本经济区”的理论——认为:长江、黄河中下游是基本经济区;巴蜀、珠江流域是次等基本经济区,占有基本经济区能实现统一,而次等基本经济区只能维持割据。——在三国时期,长江中下游还未完全开发,所以也就算一个次等经济区,而珠江流域完全没开发,所以才有三分天下,北方政权统一全国。<3>地方豪族拥护割据政权——原因:1、战乱之时,割据政权的建立能稳定地方基层统治秩序,保障豪族的生存权利。2、权力分配不平等,靠近统治中心能占得先机。因为,拥护割据政权能换得政治地位,所以支持分裂。——豪族支持分裂的限度:割据政权的存在不会危及豪族自身,所以诸葛武侯六出祁山招致蜀中豪族官员反对。邓艾、钟会伐蜀,巴西谯周力主投降。

②求才三令:

求才三令的选官标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点:即不问出身、不看道德、只重能力。——传统认识:唯才是举作为曹操革易选举制度的一项创新,其目的是曹操为了完成统一的事业,其实效是网罗到大批人才,“这样一个统治政策和用人方针,曾经取得显著的效果,而目还延续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新见解——卫广来:《求才令与汉魏嬗代》,《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曹操改变策略,北方转入文治,进入王业阶段。而两道求才令颁布于建安十五年以后,颁布年代分布在“治平 行”文治阶段的各个时点上,与此战略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相吻合。三令也不是为了统一全国、网罗人才所推出。

2.曹操集团的人物分四批进入,(第一批是曹操在当兖州时的部将,以武将为主;第二批是定都许昌之时收罗的人才,以士大夫居多,颍川士族是主体。第三批,灭袁绍得冀州士人;第四批平荆州所得荆州士人。)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以前己全部到位,三道求才令颁布后,实际没有吸收新人才。(只收录十人,且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官)建安十三年以后毛玠、崔琰典丞相府栓选,举用皆“清正廉节,秉德纯懿”之士,丞相曹操对此给予支持,同时却颁发与此相抵触的求才令,不合政理。

3.求才三令与曹操选拔人才的实际活动没有多少关联。三令与此阶段曹操的建国活动联系起来去认识,可以理出两条线索,一条是为曹操的利益所设置,一条是为曹操部属的利益所设置。建安十五年的唯才是举令,目的是摧毁二十等爵制(秦制,最高列侯),突破“非刘氏不王”的国体原则,开建五等,以便曹操封公独立建国,以便以让贤的方式完成汉魏皇权转移的历史任务。

4.建安十八年曹魏建国后,北方政府出现魏官、汉官两个系统,发生了官员魏官化的问题。建安十九年举偏短之士的令文中,所举陈平、苏秦等都为“反覆”之人,目的是解除部属舍汉归魏的名节顾虑。毕竟此前就有重要谋士荀彧一心向汉,反对曹操封公建国。

一言以蔽之,求才三令,是曹操建国绍汉的政治方略。汉魏皇权嬗代,是在求才三令的政治引导下通过和平过渡的让贤方式完成。

③九品中正制:

1.背景:东汉以来形成的地方大姓名士势力依然存在,(许靖、许劭一言定品)——这虽属民间行为,但却能影响官府的官员选任。“品”是选用官员的重要依据。——尽管曹操蔑视乡议,但是录用人才依然要参考当地名士意见。比如平冀州,以崔琰登用当地士人;平荆州,以韩嵩“条列州人优劣。”但是乡议又极易造成朋党,——因为当时有名望就有官位,他们入仕一般不是靠真才实学,而是靠声誉、声价。为此他们就要奔走、交游,以获得名士的品题、赞誉。这样他们就能得到重用了。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以名士为中心的朋党圈子。——比如,在汉末能得到李膺的接见被士人称作“登龙门”。而李膺也与陈蕃、王畅也被士人称作三君。所谓: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楷模李元礼,天下俊秀王淑茂就是盛称他们三人在士林中的地位。——乡议在地方大姓手中,民间评议严重影响到了官方的人才选任,同时也影响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怎样使朝廷选举与名士的月旦评统一起来;朝官保举和乡里清议统一,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九品官人法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中正既是朝廷官员,又是当地大族。由中正负责选举就使原来由地方大姓控制的乡议转由朝廷控制。这是国家与地方大姓之间的妥协。国家承认乡议传统,保证了地方大姓的传统权益,但是又把乡议之权收归中央。

2.原则:从政治学角度上讲,“政治制度的形成与运作都反映了一种偏见,即制度重视偏向于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集团或阶层,而不是一种完全中立或公正的安排”。九品中正制是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而接受当时的士族领袖陈群的建议创制的。因此它必然会体现世家大族的政治利益。——但是,在起初还是家世、才德并举——西晋主要取决于家世——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族、士族与势族》:世族强调其家族的政治色彩;士族则多指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家族;而势族更多地指现实拥有权势的大族。——因此当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标是当朝冠冕而非冢中枯骨——后汉名士之后只要没在政府为官的,在曹魏、西晋都没官位。

④八王之乱爆发原因

景有权《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原因研究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97.5

1.陈寅恪“封国置军说”(《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罢州郡兵与封国置军;2.唐长孺“宗王出镇说”(《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武帝死后,宗王势力膨胀;3.祝总斌“皇位继承人与辅政大臣不得其人”(《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陈明武帝时期宗王受到严格控制,权力不大。武帝死后,由于所托非人,致使地方宗王觊觎中央。

个人认同第三种观点:

古代中国讲求统治的合理性,一个没有合理性的政权是极端不稳固的。张星久在《论帝制时期中国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层次》中认为:凡女主、夷狄、篡臣主导的政权都是没有合理性的。——八王之乱由此而起。因为八王之乱中,不论是谁掌权,都是靠武力夺取的,这就会授人以柄。正如《晋书·八王传序》所说:八王“朝为伊周,暮为莽卓。机权失于上,祸乱作于下。”王夫之《读通鉴论》:

唯至于惠帝之时,有天子而无之,人欲为天子而不相下,群不知有天子,而若可以无天子者。于斯时也,顺逆无常理,成败无定势,强臣林立,怙愚以逞;逆者逆,顺者亦逆也,败者败,成者亦败也。

⑤西晋衰亡的讨论

1.腐败

2.八王之乱削弱了政权统治力;地方宗王控制下的朝廷,降低了中央的公信力,使国家成为一盘散沙。

3.“空谈误国”说

源自两晋。西晋末年王衍:“吾曹若不祖尚玄虚,何至于此。”东晋初期卞壶:“悖理伤教,中朝倾覆,实由于此。”东晋中期桓温:“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难辞其责。”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普通的知识分子清谈对国家并没有危害;而清谈之所以会误国主要是因为政府官员也都崇尚玄虚,不屑政务。”

清谈之风确实给两晋政治带来了非常坏的影响。但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却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清谈。事实上,自从晋惠帝即位以来,主导政权的是外戚和宗室,在这期间名士们虽然在朝中还占据着显赫地位,但是他们早已经被架空了,尤其是在八王之乱其间,他们不但完全没有政治决策权,也没有话语权,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掌握在宗王以及他们的亲随手中,就拿王戎来说吧,八王之乱期间,他虽然是尚书令,但只不过是华丽的政治点缀。

⑥其他考点:屯田制、复客制、世袭领兵制、占田制、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

二、东晋南朝政治

①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

“王与马,共天下”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皇权的变态。

<1>大背景:自汉末以来,皇权持续衰落,家族势力崛起。——原因:①战乱,失去政府官方的保护,促进了家族势力的凝聚;②政治上,依靠家族。士人重家轻国。天子选官重在家门。晋武帝以王湛为痴,因其太原王氏而用之为尚书郎。可以说,权力不是天子赋予的,而是家族赋予的,所以时人忠君观念淡薄,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可以说,东晋皇权衰落也是历史的惯性。——但之所以会出现“祭则司马,政在大族”的状况,还与当时的具体情况有关。

<2>东晋建国形势:①司马睿其人:他是司马懿的曾孙,属于皇室的远支,根本就没有即位的法统;他本人有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无才无德;最重要的是他虽然是琅琊王但是却没有强大的武装,在八王之乱中一直打酱油,就是他来扬州也是奉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命令。总之,他在当时来讲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以至于他初来建康,竟受冷落,《晋书·王导传》: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从中可见,司马睿的政治威望实在太低,王导可能也听过狐假虎威的故事,但这次司马睿是假借了中原名士的声望,才勉强得到了江南大族的认可。②再就是前面讲的,东晋建国是南北士族的妥协。南方大族接受司马睿接受的很勉强。要不是北方有胡族的威胁,可能就没有东晋。而南方大族之所以会接纳这个北方的小角色主要是以王导、王敦兄弟为首的北方大族的策划。当然任何皇帝都不想当傀儡,晋元帝也不例外,等他在南方站稳脚跟后也想加强皇权。政治上,重用原来不被重用的南方士族戴渊、周凯和北方次等大族刘隗、刁协,思想上学习《韩非子》。这几乎引起了朝中所用大族的不满。王敦第一次叛乱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周札开城纳贼)他们虽然支持王敦反叛,但是他们却抵制王敦篡位。这是开国初,“王与马,共天下”的体制决定的。王敦反叛,大族支持他的叛乱,因为司马睿想破坏这一体制;王敦篡位,也是对这一体制的破坏,东晋是大族联合的朝廷,大族不允许任何大族独占。之后东晋朝中庾氏、谢氏、桓氏先后主导政权。不管是谁主导,都维持了这一体制。

②寒门掌机要问题及其评价

寒人的概念:寒人是寒士和寒庶的合称。寒士是低等士族;寒庶是平民。总之,所谓寒人是当时与高门士族相对的一个阶层。

1.寒人掌机要的背景:

为什么要用寒人掌机要?

①他们身份卑微易于控制,更重要的是,与“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高门士族不同,寒人的权力完全在于皇帝的赏识。为了获得皇帝的赏识,他们大都勤于政务。(有进取心,门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②门阀士族自身从政能力的下降。这些人整天忙于清谈,在他们看来忙于政务是俗不可耐的。另外,这些门阀士族“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也就是说他们当官晋升全凭门第,久而久之,竟使一些人以立功升迁为耻。他们为官也倾向于出任位高任轻的“清官”;至于秩低任重的“浊官”为他们所不齿。任重也是实权的象征。正是因为门阀士族从政能力的下降以及不乐于主掌繁重的政务,才使得皇帝不得不大量启用寒人掌机要。

2.实施

通过变更统治机构,任用寒人掌握部门实权,比如,中央的中书省由位居九品的中书舍人主掌实权,而长官中书令只不过是一个安置士族的闲职。使得南朝皇权得到了伸张,增强了皇权在中央和地方的掌控力。而这一时期,皇帝之所以能变更统治机构,扩大一些职官的实权,这本身就说明了皇权的崛起。可以说,寒人掌机要与皇权的伸张是互为因果的。皇帝使近臣出任典签,强化对地方势力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3.寒人掌机要与门阀政治的区别

我们知道东晋时期是门阀政治,南朝时虽然出现了寒门掌机要的趋势。但是它与先前的门阀政治有很大区别。东晋皇权是门阀贵族利用的工具;而在南朝掌机要的寒人却是皇权利用的工具。他们的权力源于皇权的赋予,皇权赋予他们权力,是想通过他们伸张皇权,实现皇权专制。这些掌机要的寒人虽然有时权侔人主,但是他们的生死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好恶。

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寒人掌机要,并不意味着这些权侔人主的寒人的社会身份,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而提高了。在门阀贵族眼中,他们依然是寒人,而这些已经权侔人主的寒人的最大心愿,也并不是打破这种士庶等级区别,相反,他们都想凭借皇帝的宠信跻身门阀行列。但是在当时“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纵使是皇帝的宠臣,也很难如愿。

可是一旦寒人能有幸跻身士族行列,他们也会坚持士庶区别观点。可以说,一些得志的寒人虽然客观上正在逐渐排斥门阀士族,但在主观上,他们却利用手中权力极力向门阀士族靠拢,以便获得各种特权。毕竟,皇帝的信任也不保险,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只有成为特权阶层,才能使自己的家族长期获益。

4.后世对寒人掌机要的评价

传统史家对寒人掌机要大加鞭挞。比如《宋书》的作者沈约对这些掌机要的寒人评价很低,说他们“狐假虎威,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陈书》的作者姚思廉在《陈书·后主纪》史臣曰中甚至认为陈之所以灭亡,与陈后主时期掌机要的寒人有很大关系。

历史事件是客观的,但历史书写却渗透了很多主观的东西。可以说,真实的历史事实,会随着史学工作者的主观意识而发生转向。尤其是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比如今天我们讲的寒人掌机要,它又为什么会招致传统史家一边倒的诟病呢?在这里我分析一下他们的心态:

首先,这代表了门阀士族观点。沈约和姚思廉都出身南朝士族家庭。在南朝贵族看来,寒人掌机要扰乱了当时的封建等级秩序。他们内心里蔑视寒人。但是,在皇权的推崇下,这些人却权倾天下。比如,南齐时,太尉王俭常谓人曰:“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王俭出身琅琊王氏,是南朝一等高门,茹法亮呢,出身卑微,给他提鞋都不配,结果却后来居上,贵族能平衡嘛。所以南朝贵族寒人掌机要,就是小人得志!

其次,有时寒人做的的确很过分,比如前面提到的典签。但是要知道这是他们的职业,寒人只不过是皇帝的工具而已,皇帝让他们唱红脸他们就唱红脸;让他们唱黑脸他们就得唱黑脸。如果在职位上不好好表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皇帝也就不会再任用他了。

再者正像史家批评的那样,手握大权的寒人难免会为非作歹,败坏朝纲。但我认为这也不能仅仅归咎于寒人掌机要。同样,朝纲败坏,该负主要责任的也应该是任用寒人的皇帝,因为使他们用人失察、管理不当。

③其他考点:典签、检籍、侯景之乱及其影响(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三、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①对前秦政权及淝水之战的评价

崔明德《建国以来关于淝水之战、前秦政权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96.11

②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要点:北魏政权与汉族士族的关系;汉族士族在北魏封建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旧势力对封建化的阻挠以及对汉族士族的打压;北魏前期,汉族士族在政权中的地位与国家认同观念。

③其他考点:五胡、石勒、苻坚、王猛、崔浩、六镇之乱、河阴之变、府兵制(可大可小,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

五、北魏孝文帝改革

要点:背景、内容、意义及成效

影响(两方面)

加强胡汉融合,促进国家认同;促使鲜卑分裂,六镇之乱北魏衰亡。

孝文帝评价(两方面)

有人说他是推动民族融合的功臣;但是,因为他完全摒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加速了鲜卑民族的消失,所以也有人说他是鲜卑民族的历史罪人。

个人见解:人类学家王明珂先生在《华夏边缘》中指出:“迁徙所造成的资源环境改变,是导致个人或族群认同变迁的主要因素,也是新族群形成的温床”。因此可以说进入中原的鲜卑族,融合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历史的必然,孝文帝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一进程罢了。

可参考著述:刘精诚《魏孝文帝传》、杜士铎《北魏史》、刘精诚《论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95.4、唐长孺《论北魏孝文帝定姓族》,《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

南北士族的盛衰:

魏晋南北朝政治分裂,南北士族也沿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发展。东晋是西晋的延续,高门士族主导政权,出现了王马共天下的局面,此外,高门士族还掌控了军队。到了南朝,皇权崛起,与此同时门阀士族也走向了没落。政治上,寒门掌机要;军事上,门阀士族蔑视武事,甚至以建立军功为耻,因此远离军权。再加上孙恩、卢循之乱;侯景之乱以及西魏的打击,高门士族衰落。

北方士族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历经坎坷,但是历代少数民族政权都承认他们的传统身份,征召他们入仕为官。因为北方是少数民族政权,且国君注重事功,所以北方士族一般能积极进取,没有像南方士族那样腐坏堕落。

南北士族的不同归宿也与他们的好尚有关:南朝士族宗族观念轻;北朝重,疏族投奔亦热情招待。且北朝士族重宗族乡里,社会根基深厚。因此北朝士族抗打击能力远胜于南朝。

南朝士族喜好玄学,北朝士族则儒学传家。儒与玄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儒讲求济世安民的使命感。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而玄学是一种出世的世界观,因此南朝士族大多不愿意外在事功,甚至以勤于政务为俗。

东晋门阀政治、寒人掌机要

七、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①魏晋玄学

②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与融合

③其他考点:三玄、竹林七贤、葛洪、陶弘景、寇谦之、范缜

可能出的综合论述

1.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与郡县之争

周;秦–汉;魏–晋;明

分封天下大乱都是在中央不能制衡地方之时

2.我国历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你怎么看待?

要点:结合民族学理论知识,客观、辨证的看待当时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斗争。不过度拔高,不贬低。冲突是融合的催化剂,它有助于族际之间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随着各民族间互动磨合的成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或相互冲突,发展到和谐一致的结果。”通过这一时期的冲突与整合,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到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促进了我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了一体。

对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费孝通的滚雪球理论。华夏民族就是自形成之日起就有一个持续扩大的过程。费孝通还指出:“从血统上讲,可以说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中经常在发生混合、交杂的作用,没有哪个民族在血统上是纯种的。”

陈寅恪的评价:“盖取塞外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著作: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三武灭佛

要点:灭佛背景佛教与政治关系

魏晋南北朝史专家介绍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山居存稿》)、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拓跋史探》)、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

古籍举要

《三国志》、《晋书》、《魏书》、《宋书》、《北史》、《南史》、《世说新语》、《昭明文选》、《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