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70小时,21个讲座,5个工作坊,3个提案,2个展览,1本书。”本次暑期学校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立项,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和设计创意学院承办,周洪涛教授招募并主持。暑期学校围绕“艺术装置与材料设计”展开,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工作坊互动实践、装置设计分享与批判和展览策划,意在培养和挖掘同学们自己的设计语言,探索自己的identity。由于疫情影响,本次暑期学校第一次尝试“线上设计、线下制造”的方法开展,后续实物展览与书籍出版工作会陆续跟进,请关注暑期学校后期推送。

01 前期招募

8月9日,暑期学校通过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官网和微信发出招募通知,截至8月13日,暑期学校收到106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踊跃报名,他们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ccd)、芝加哥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普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生院(gsapp)、曼彻斯特建筑学院、雪城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外高校50余所。

02 在线开幕

8月18日上午9:00,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院长和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章小清副院长为暑期学校开幕致辞。娄永琪院长指出,这个在特殊时期举行的夏令营具有时代的特殊意义,因为疫情这次暑期学校形成了特殊的国际课堂,跨越全世界的所有主要时区,同学们深入探索自己的声音,并为未来世界面临的挑战而探索、思考、发声。章小清副院长表达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同济大学对研究生教育的关切和支持,并为同学们详实地介绍了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对研究生的期许,鼓励同学们秉持合作共赢、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拓创新,探索未来。研究生院教学研究办公室贾青青科长也出席了开幕式。

周洪涛教授在课程启动后详细的介绍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实验中心、课程特色、10天暑期学校的授课安排,并做了开场讲座。他向同学们娓娓道来自身的创作历程和灵感来源,从观察生活点滴到勇于使用特殊材料,进行试错实验,并对形成自己的语言范式做了详尽的方法讲述。其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实验教学中心数字设计与制造负责人郑康奕、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实验教学中心运营负责人王骁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曾顺、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陈星宇为大家带来暑期学校教师团队的集体讲座,向学员们分享了自身实践经历与学术方向,从不同角度引导学员。

03 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8月18日至8月27日,暑期学校重点聚焦第一线的当代实践,围绕“艺术装置与材料设计”的主题开展了21场精彩的讲座, 邀请了南加州建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elena manferdini、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ccd)副教授penny herscovitch & dan gottlieb、雪城大学副教授徐瑞鸽、密西根州立大学副教授高霞、纽约大学助理教授rodolfo cossovich、弗吉尼亚共和大学助理教授韩丽、日本京都光华女子大学艺术家吴鸿、美籍华裔装置艺术家juju wang、endlessform 创始人张周捷、连联创始人吴迪、融图书馆联合创始人jovana zhang、独立艺术家麻进、星巴克中国设计师王芸、创意研究院资深品牌顾问孙佳妮、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曾令香、库茨艺术联席创办人/艺术总监张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家荣晓佳、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黄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罗曼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魏佛兰、副教授吴端、助理教授陈逸云和独立艺术家郭城。作为活跃在海内外一线的实践艺术家、设计师和学者,他们为同学们带来最前沿的设计探索,并结合实践案例为同学们梳理语言脉络,解读作品,思辨探讨,触发了师生之间热烈的交流互动,大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与认知。

张周捷《数字设计与装置:dreams day》

张老师是一位数字艺术的先行者和持续发力的探索者,他认为,数字语境中的事物可以像自然界万物般生?变化,他所做的是寻找其中的原理和迹象。张老师坚信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或设计师想要走的长远,并且坚定的走下去,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哲学根基。没有根的人,作品不成体系,也没有灵魂。张老师创立的endless form?,源于他坚信计算机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特有的语言体系,并且这种设计语言与整个自然界的运转别无二致,输入端微小的扰动就会引起输出端巨大的改变,这遵循整个世界混沌的本质。他的哲学观点指引着他的逻辑与想法,而逻辑是数字设计的核心,也是计算的线索。他总结出一个数字设计的新标准:逻辑应该具有“适用性”,因为逻辑可以有无数种,但如何将它们应用到现实世界中才是真正的挑战。

张老师作品的高产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字设计的无限能力,他强调零星顿悟之可贵,尽可能的追求创作和精神的自由。张老师是思考者、艺术家、制造者、沟通者,在进行哲学化理论思考后,探索计算机勾勒、开拓整合生产链、无数次的失败与实践,到最终完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作品。他对作品的极致专注和追求让同学们深感震撼,似乎他的人与作品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elena manferdini

《atelier manferdini, ink&paint》

建筑和工程背景出身的elena manferdini教授,另辟蹊径,挖掘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设计语言。elena教授对建筑设计的起点——平面设计图纸抱有极大的兴趣与热情,这促使她对建筑立面系统以及纺织品设计进行了相关方式的探索与表达。在与同学们分享的诸多作品中,无论是la peer hotel的酒店大堂壁画设计,还是 lane crawford的橱窗设计,这些项目都启发了学员们对装置设计多样性的思考。对于建筑外立面的设计,elena教授更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建筑的外立面没有回应街道和城市的尺度,而是将其视为一张画布,将建筑视为一件装置作品,以精美的纹案和艺术手法粉饰建筑,进而模糊了建筑与图案设计的界限。“inverted landscape”正是elena教授的设计语言,这是对空间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的一次挑战,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无形的空间。

荣晓佳&吴鸿 《科技的“无用”,媒体的开始》

荣老师以一则 “判断灯亮的先后顺序” 的小故事导入,将 “有用”与“无用”之理具体化,我们常关注“有用”的部分——灯泡的亮度,而忽略了“无用”的部分——灯泡的温度,但某些情况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换。延时,对于通信来说,是要极力避免的存在;而对于艺术来说,延时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有用”与“无用”的转换。关注“无用”的部分,会拓宽对事物的认知,使认识更加全面和自由。荣老师认为“探索科技的‘无用’,是媒体艺术的开始”。“从马与斑马的不同命运可以窥见,被人认为有用与无用的差别。有用者受到禁锢,而无用者自由依旧。当我们只见知识和文化的‘有用’成分时,受禁锢的就是我们自身了。因此,我们更愿意将科技视为艺术创作上的合作伙伴,而非单向利用或被控制。”

当下,面对艺术被科学和技术席卷的浪潮,艺术工作者们切不可趋之若鹜,而是要学会“技术脱轨”——不沿着既定的轨道行走,转而探寻媒介的边界与链接,形成一种基于反思的探索行为。

黄更《表皮、结构与可持续》

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在东华大学开设的一门围绕“表皮、结构与可持续”的基础设计课程的迭代过程,向学员们展示了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案例。黄老师将环境设计的派别归纳为“教堂/庙堂系”与“集市系”,教堂系代表一种封闭式的规范,对于结构、板材、造型都具有规格要求;而集市系则是一种随机建造获得的复杂性,是无序、随机制造出的惊喜。环境设计的建造基础是从“毫米”的精度考虑再大到“公里”的规划考虑,建构讲求结构、材料与力学的平衡关系。设计师以抽象的形式与材料进行对话,基于文化、直觉美感去做造型,展现一种文化的张力。黄老师坚持“从零开始”和“动态模数”的设计思想。单元是建筑的基本,单元间的动态连接与无限延伸可以完成复杂体的构造。在材料层面,黄老师认同曼纽尔·德兰达所说的材料成型的潜力是由复杂性、多边性和模数决定的,同时材料与技术的进步给予设计创新更多的可能性。

高霞《play with space and material》

地理迁移为她带来了对东方故乡文化环境的新?解,解释为图像、材料、层次、光和阴影的视觉语言,然后将其应用到空间中。高老师对于材料没有专一的限制,而是基于理念选择某种材料去表达,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欣然接受那些不确定性为作品带来的意外的化学反应。她积极探索材料、形态、结构、色彩、叙事方式,融合各个维度去构成一种张力,塑造情绪空间。

高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诸多设计案例,例如徽派建筑为灵感的毕设纺织品展览,屏?表现徽派建筑近乎开放式的内部空间结构,采用中国五行元素等传统纹理表现传统?俗文化,第二层利用轻薄通透的纱来表现密不透?的墙体结构,一种现实与艺术表达的反差,体现了高老师对于材料和空间展现艺术层次的探索。在the task of remembrance中,选取结绳记事这种古老而通用的记事方法体现社会性事件,运用光影投射和音响去营造情绪空间。模糊性别与年龄的人类特征,形成一种抽象的代表性缅怀对象,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对某一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复杂的记忆混合体。记忆是一种容器,是存在的证明,记忆会塑造人格,甚至形成、改变、颠覆对世界的理解与构成。

曾令香《观念、物、场所、关系:装置艺术的要核及在地实践》

曾老师全面而细致地结合自身设计与实践案例向同学们剖析了装置艺术的核心要素——观念、物、场所与关系。观念,是一切艺术品创作的导演,分为既成观念(先入为主的、源于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人与世界、社会、自然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触发形成的观念(在与细微社会性事物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与体验)。物,大众大都在消费物的功能。但是对艺术家来说,物的属性是多维的。物在符号学范畴里有能指和所指,所指就是物本身显而易见的功能属性、外观属性等,能指是物的象征意义。艺术的运用就是要学会充分叠合能指与所指进行充分的考量。来自日本的“物派”有意消解物的能指与所指,强调物的“原生性”,融于自然,自由消解。场所,是艺术品生存的空间,既具有物理属性(大小、位置、光),同时也具有着文化和精神属性,在人类密集活动的社会中,场所本身已经被赋予了情感与意义。关系,艺术活动交织着艺术家、观众、艺术品、空间、场所等多重关系,艺术作品已经成为社会对话的一种语言,用于连接社会关系,表情达意。

伴随时代变迁和走向,装置艺术也从自上而下的艺术变为自下而上的艺术,曾老师详尽的分析了《2019重庆铁路三村改造项目》,展示了公共艺术连接、激活与赋能社区的特性。我们不再阳春白雪的去创作艺术,而是真实地去思考艺术与社群的关系。现代人们的创作视野由工作室转为社会现场,社会现场隐喻的话题和符号指向以及与群众随机偶发的互动都会赋予作品新的命题和意义。艺术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和社区的社群结构、地方身份、功能、业态、肌理发生化学反应,社群被艺术品凝聚和感染。

徐瑞鸽 rebecca ruige xu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 from information design to data arts》

徐老师主要从事艺术与科技的交互研究,和同学们分享了从信息设计到数据艺术(data art)的实验和实践经历。大部分同学对数据艺术都感到陌生,徐老师由浅入深向大家讲解数据艺术的魅力。她提出“everything can become a dataset”,从具象实物(如书籍、食物)到抽象情感和欲望,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用数据思维去理解和表达。从数据到艺术作品,遵循“data→rules→dataviz”的设计路径,中间规则的建立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可以概括为“visual variables”, 即概括物质的形状、颜色、质地、方向等视觉属性;第二部分是和数据建立关系,例如数量越多,圆的内径越长;第三部分是“visual perception”,与格式塔心理学密切相关。data art 不同于偏向功能主义的科学可视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它更偏向艺术性,强调作品的生理和心理感染力,可以看做是信息艺术(information art)的升华(sublime)。随后徐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优秀的数据艺术作品,同一组数据创作的艺术作品置于不同的场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意味和概念,它可以变换为雕塑、乐谱、装置等各类艺术形式,是一种让人们理解科学复杂性的特殊设计语言,它给予观众从不同的视角接近科学的机会。优秀的数据艺术作品目的在于劝导和唤醒观众的内心世界。

penny herscovitch & dan gottlieb

《future craft: innovation through co-creation of craft+contemporary design 》

penny和dan老师倡导国际合作,展望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融合的新机遇,鼓励学生们发掘自己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penny老师介绍了2012年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关于未来工艺的合作项目。学生尝试从日本传统工艺中寻求灵感,并用现代化的结构,材质和表现形式加以呈现,最终在伊东丰雄设计的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进行联合展览。接着介绍了于2016年在泰国进行的 工作坊,探讨传统工艺如何在当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同学们使用了丰富的光影变幻赋予传统工艺品新的生命力。在2018年与同济大学合作的工作坊中,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中国未来工艺的形态。在每个工作坊中,penny老师都鼓励学生们从复合、循环、数字和材料四个方向建立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手法的链接。一种有趣的结合方式是用纯粹的传统工艺纹样附着在极简的产品设计形态之上,或许不是每次都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但每次的试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之前展示的所有设计都始于同理心,在与团队成员和群众一起共同创造的过程中,寻找发现产品灵魂的“契机”。

04 丰富多彩的工作坊互动实践

在讲座之余,暑期学校穿插安排了实木弯曲工作坊、亚克力弯曲工作坊、互动装置工作坊、机械臂糖人工作坊云装置工作坊、空间装置工作坊等实践活动,同时在腾讯会议进行工作坊直播。

(1)实木弯曲工作坊

周洪涛教授在本工作坊向同学们详细展示了低技术要求下的实木弯曲技术,他从选材、预弯、造型、到固定的流程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与演示,实验充分展示了材料研究的方法与特殊魅力。

(2)亚克力弯曲工作坊

该工作坊使用了日常生活常见的透明亚克力材料,通过局部加热的方法使其结构软化,并进一步进行造型创作。该制作工艺无需使用任何冷却剂,待自然冷却后即可重新定型,形成富有变幻的结构。作为一次偶然发现到的材料现象探索,所产出的艺术作品曾参加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

(3)机械臂糖人工作坊

该工作坊由郑康奕老师带领同学们使用和了解机械臂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了解设计开源编程的使用方式,机械臂的喷头通过预先设定路径,在机械臂的辅助下进行糖人图形的创作。将传统糖人工艺和现代机械编程结合在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可持续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机械臂辅助设计可以根据添加材料的不同产生出非凡的效果。郑老师已经带领同学们运用机械臂使用过例如焦糖、发泡剂、水泥等柔性材料制作工艺品。

(4)互动装置工作坊

该工作坊中,暑期学校为同学们定制了26个不锈钢英文字母,每个字母有10个高度差,并带磁性,可以吸附到钢板表面,组成段落。同学们在工作坊中设计文案与造型,在线下同学和助教现场对设计进行实现,形成文学与城市设计的互动,横看成文侧为城,工作坊融合环境设计和交互设计,发挥师生们的无限想象力进行创作。

以下展示的工作坊成果是暑期学校感言与助教和同学们名字首字母组成的上海陆家嘴天际线。感言内容是:hello, as students, we love this shanghai city, tongji university, summer school so so much, thank you.

(5)空间装置工作坊

在该工作坊中鼓励学生们在之前一系列讲座中寻找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在已有的设计语言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形成大型装置提案,并使用局部与“四平创生”中的电话亭美术馆进行结合展览,同学们从互动交互、图形认知、科普教育等方面进行一场场头脑风暴和概念设计,形成了丰富的装置方案,并与老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方案提升。

(6)云装置工作坊

本期暑期学校开展了大量的云会议、云端评图和云端展示。作为特殊时期的课堂形式,暑期学校邀请学院集体造云,进行3d打印工作坊,让每一名同学创作一片属于自己的信息云朵,最终汇集106朵个性作品形成云层。同学们通过提取有关自身经历的信息,创作独特的二维图案纹理,并根据符号的特征进行三位延展和高低波动,形成可阅读的“云”朵,通过尼龙3d打印技术进行实现, 并产出大型云展览。

05 部分学员作品展示

《群818》

冯秋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当今社会在疫情的冲击下,网络社交于人们生活的比重显著提高。网络平台成为了大家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诸如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连接着身在异地的我们。《群818》意图记录2020上海市空间装置与材料设计国际大展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这一事件,再现项目期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818暑期国际学生群”的聊天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视频中图案的生成依照信息的时间顺序排列,其颜色代表着信息的类型。该作品试图保存群内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历史与情感。在表现形式上,作品以不同的颜色代表消息的类型,如同水波纹般绽放的图像不仅是消息发送的动态表现,更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这段时间维度中生命的交错。

《bickering fog》

黄钰茹

伦敦艺术大学-艺术设计

新种族主义有三个构成方式:一是政治与文化系统中的“我们”比他者优越,因为我们不同,这种不同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特别认同,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区别“他们”和“我们”的情感边界;三是其他的文化是病态的,因为会对“我们”带来问题。

而速食信息时代,我们开始更依赖标签化的交流。通过标签有意无意地划分了“我们”和“他们”,有时我们甚至不想听清对方说了什么或者了解事件其他角度的可能就已经把‘他者’的言论置于与自己对立的位置,从而引发了所谓的争论以及圈层划分。作者希望引入电话亭交流的性质创作一个互动装置,让参与者可以暂时摆脱标签化交流的束缚通过线上和线下自由的传达信息。

《land scar》

成金滢

同济大学-产品服务体系设计

真菌,作为自然界的入侵者,依附在植物上生长,对于树木来说则是“伤口”的一种隐喻。人们通常所知的“伤口”是一种内部结构和组织的外露。如果将该尺度放大,扩展到人与自然,则是一种将“伤害”可视化的方式。

人们平时的一些不经意举动,实际上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然而倘若这些造成的结果不可见,则很难会意识到。

根据这张图,我联想到一些伤痕和内部组织的外露。倘若将其与“大地的伤痕”这个概念联系起来,将尺度放大,当人们看见这些外露的伤口并产生互动时,也会反思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我觉得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pieces of time》

董静

加州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

本作品是一个声音装置以及公共空间装置,是对时间的本质,以及时间的非连续性的探讨。主要是通过实时的宇宙射线捕捉,再通过算法将其视觉化以及声音化的呈现。捕捉的数据被转化成一种空间感觉。

宇宙射线是一些来自于宇宙的带电粒子,可能产生于数亿年前的超新星爆炸,就像许多的碎片。在这个作品中,这种抽象的、微观的元素,被转化成另外一种信息形态。在这种宏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下,每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将是独特的。这也正好引出了这个作品的主题,时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当代物理学中,牛顿认为的“时间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变量”被彻底颠覆。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相对于运动的观察者的当下,是一个不间断的世界。而时间,是人的意识对记忆以及预测未来的感知。用声音解释时间也变得有趣,因为声音只能出现在时间里,是由前后的声音决定,不可能一直处在当下这一刻,就像时间的本质。

《漂浮海洋馆》

盖溦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

空间装置名称为漂浮海洋馆,将海平面上升,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将人类渐渐与自然分割作为大背景。试图探讨现代社会中人类和自然动物的关系。利用电话亭作为沟通人类和海洋动物(自然)的媒介。首先,游览者乘坐游艇到达浮动的电话亭附近,通过爬梯进入电话亭内部,电话亭下半部在水中,四面玻璃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海底视野,同时,提供了显示屏和按钮,具体使用方法为:游客触动按钮选择自己想要观赏的鱼群,电话亭通过发射特定的与海洋动物沟通的信号召唤对应的鱼群,鱼群来临,显示屏中显示鱼群的百科信息。游客通过电话亭感受和观察鱼群。在海面上方和海底各设置了一条观光通道,可以在海面上下观察和围观当电话亭中的声呐呼唤鱼群游过的状态。最终鱼群游过浮动的海洋馆,游客在电话亭中目送它们消失在深海中,游览结束,游客可以选择其他按钮继续或者选择其他的游览通道。

《水体》

雷韵冰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我生活在重庆,地势凹陷又紧挨着长江,这里一年四季都笼罩在水汽里,非常潮湿。通常,我都看不见这些浮在空气中的水分,直到我开始使用吸水除湿包,才发现原来一袋除湿包在衣柜里放置一周便可以吸收约200-300毫升的水。于是,我设想在一个几乎封闭的房间内,布置上千袋的吸水包,并用液体输送管将它们连接起来,然后把收集的水分蒸馏过滤并分为三部分使用(1、饮水机;2、鱼缸;3、“考古台”),整体构成一套动态的水体运转系统。进入装置现场,观众的呼吸、汗水、身体热量等都会对房间湿度有所贡献,然后被吸水包储存下来。当然如果大家愿意,也可以像鱼一样,品尝下这些水分净化后的味道。

《时间剪纸》

李青霞

清华大学-工业设计

该装置主体由两部分组成,顶部是一卷传统纹样剪纸,底部是一台碎纸机。剪纸像瀑布一样从天而降,徐徐放下,在底部的碎纸机中被粉碎。装置前方放置一台聚光灯,将剪纸片段放大投影到背景的墙幕上形成流动的影像。受剪纸长度限制,垂落的剪纸终将从天而降,墙上的影像也戛然而止,而碎纸机继续将最后一段剪纸慢慢吞噬,一切归于碎屑。

我希望借“剪纸”来指代某一文明(文化),“碎纸机”来隐喻时间。我们在某一时空片段内,既可以享受“当下文化”——剪纸,又可以感受“当下文化的个体解读”——投影。特定时空下我们对文化的观测和认知是有限的——我们只能观测到卷轴垂落展示的那一部分。我希望通过这件作品提醒观者珍视当下。以人类目前认知看,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时间终将吞噬一切,旧的文明终会被新的文明替代。这些被粉碎的纸屑或许会被重新利用组合,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这或将是我的下一个装置作品。

《模》

李至惟 魏楚涵

南京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

模具的使用过程,是机械地重复,复制出一个个相似的个体。该方案旨在打破固有的模具形式和开合方式,把它分解成了一个个独立的马赛克单元的起降,让模具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负空间。

《耳听为虚,眼见违实》

吴金泽

伦敦大学学院-景观建筑设计

我们都是赛博格。

科技的魔力令人无法抗拒,而他的另一面时却又令人畏惧,悄无声息地成为你身体与精神的一部分。

人类最原始的状态,不断被生长的科技与理性,侵蚀吞没着…

人类越来越依赖科技与人造物或许会忘记了人类身体中的本能。

曾经用于信息沟通的电话亭被手机取代,而未来手机一定会被其他产品以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取代。人类已经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习了,比起将记忆存入大脑,电脑好像更加便捷可靠。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我们使获取世界的一切的知识更加快速。植入身体的智能芯片可以 助人们更快的获取知识,人工智能可以 我们分析,计算与决策,采集信息的数据,传递到云端,成为了集体意识的一部分,也成了社会的准则。即便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对错,更没人关心这些经过处理信息最原始的样子…

电话亭、空中漂浮着移动充电宝眼球,变成人类身体充电的场所,并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传授着社会伦理。而另一面它采集数据,监督着人类的行为,收集他们的记忆,情感与身体经验等信息。而这些作为原料经过高科技的加工处理成为了极受欢迎的商品出售。人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肉体与灵魂换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但却乐在其中。

我们的地球,生活的维度限制了眼睛以及其他器官无法感知到的那些事物。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群众认为的真实才是真实。我们看到的是它们让我们看到的,但我们看不到的它们依然存在于那里!

即便如此,被囚禁在虚幻与假象中的人类,还有谁去唤醒与质疑,寻找挖掘它们的潜力?

《鲸落》

吴砚雯

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

当鲸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形成一套新的循环系统,如同深海绿洲,促进海洋生命的繁荣,这个过程称为“鲸落”。鲸鱼的陨落,伟大而又温柔,然而至今为止,这样的自然形成现象屈指可数,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人类行为。

电话亭的表面被层叠的透明管道包裹,人们可以通过装置的按钮进行互动。按下按钮,循环泵会输送液体进入透明管道,而按下的次数越多,液体也就越多,直至完全覆盖电话亭,亭内的灯光被遮蔽,熄灭,伴随着一声鲸鸣,互动结束。作者将电话亭作为鲸鱼生命的载体,每一个按钮代表着一种不同的伤害方式,每一次的按键也是在推动着鲸鱼走向死亡。同时导管上刻有灭绝生物的姓名,也是在警示人类已经失去了什么。

《white elephant》

蒋可欣

芝加哥艺术学院-视觉传达

这是一座废弃物的数字储存站,我称他为白象(white elephant)。白象是一个巨型模型群落。

创作前景是我于疫情隔离期间在网络上发起的一项digital public engagement项目:邀请大众连续五天为一件垃圾拍摄肖像。为垃圾建立肖像的过程,是在为消费品赋予新的价值,这种行为的介入让它暂时逃离了垃圾桶,存在形式也由physical变为digital, 被存入云端。

模型群是我以收集来的电子照片上的废物为原型,进行形态上的概括和叠加,塑成白色堆石标。在短暂的间歇黑暗中,白色模型被投影点亮,收集来的电子照片附着在表面,模型变得可辨。与堆石标一样,使白象成为废弃物的纪念碑和数字储存站,将被废弃的实体与被废弃的时间通过参与艺术赋予价值,以数字的形式来陈述和纪念。

《城市碑谷》

徐园园

同济大学-创新设计与创业

研究发现,60年后互联网上将会有6亿个死亡用户。在2130年,互联网离世账户数量将超过存活的人,大量数字遗产的归属与去向问题有待解决。

我认为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在他被这个世界所忘却的时候,所以说我想在城市中建立一座电话亭,这个电话亭由许多大小不一的海洋球组成,每一个球里面包含一个离世账号信息以及他们的互联网遗言,使行人可以阅读和了解,从而让这些人的痕迹不会消失在互联网中。除此之外,这也是我对于互联网数字遗产去向的一种探索。

当夜晚来临,把这些海洋球联结的霓虹灯会亮起,变成一座座城市中的“乐园”,为过路的人照亮,带来温暖,消除大众对于死亡的恐惧。

《planetary monument》

杨颖姗

香港中文大学-视觉文化研究

当宠物离开我们后,你是否还会记得它?死亡和遗忘?哪个更令人恐惧呢?

这座电话亭中装置的设计概念来源于“喵星球”和“汪星球”,我们总说猫狗的离开是因为它们回到了各自的星球上了,电话亭中的装置整体就由颜色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星球组成,每个星环的呼吸灯,由一句话组成,里面记录着宠物的生平和主人想说的话,进入电话亭中能看到全息投影的形态,宠物的影像悬浮在空中。当夜晚来临,呼吸灯亮起,电话亭变成了夜晚城市中的“星空”为路人照亮,电话亭成为一座城市中的纪念碑谷,离别这个沉重的话题变得充满“温情”与“怀念”。

《planet》

赵阳臣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

本次机械臂糖人制作的主题为行星。宇宙中天体的轨道运动通常是圆的叠加运动,当星球之间发生公转自转的时候,行星的运行轨迹会通过圆轨迹叠加形成傅里叶级数图像,并且不同环绕半径、速度、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决定轨迹图案的变化。本次方案基于傅里叶级数原理,编写了一套grasshopper图形计算程序,通过输入不同的半径、周期参数生成千变万化的数学图像,然后再将图案转化为机械臂路径,让机械臂执行端连接麦芽糖容器,以类似3d打印的方式进行糖人制作。

《omo》

赵紫美

武汉理工大学-交互设计方向

《山海经》作为我国上古第一奇书,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志,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艺术传承价值。但由于其阅读成本较高、风格差异大、普及传播度底等原因,渐渐隐于人们的视角之外。因此,“omo”以《南山经》内容为例,遵循原著内容,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进行其元素的符号化形象设计,以及公共艺术装置设计。通过多媒体交互形式及符号化形象,还原原著对于神怪形象、动作、声音及特性的描述;通过胶囊中的糖人形象展示,结合其文中“吃”所隐含的特性;通过多感官结合的交互流程,降低《山海经》的阅读成本,并促进观者自发性地探索并了解中国上古神怪文化。

《dreco》

尚蕊

纽约大学-itp交互电信专业

你有没有不想忘记的梦呢?我们常会忘记自己的梦境,但梦境中的情绪是我们潜意识的反应,也是人最具创造性的意识状态。我喜欢梦。

我希望做出像“黑匣子”一样的梦境记录仪dreco,让人们可以记录、回顾、共享梦境。输入关于情绪的词语后,我利用代码艺术将梦中情绪可视化,梦境的影像将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就像一颗星球。你可以为梦去一个名字,写下它的故事。

在此次展览中,每一个人的梦境汇入宇宙,构成耀眼的银河系。你可以去探索陌生人的梦境,走入他的故事。

《freedom》

董杰

重庆大学-工业设计

灵感来源于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的上班族们,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嘈杂,竞争的社会下,他们既是最强大的一群人,同样也是最脆弱的一群人,紧密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疲惫不堪,但又无法挣脱出来,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们日渐麻木,丧失掉改变现状的勇气,生怕自己的改变会丢失的现在拥有的一切,就在这种矛盾中,慢慢的变成一副躯壳,丢失掉自我,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丢失掉自由。

我的作品是想对这样一个群体内心情感的诠释,处于那种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无法挣脱现状的困境,由最初的拼命想要挣脱,到最后安于现状。内心挣扎的情感或许只有隐藏在最深处,由冰冷的钢筋水泥筑造的城市中,大家都由之前的不一样而变得一样。我想赋予钢筋水泥情感,让他们为这样一群人发声,打破阻碍,挣脱现状,追寻内心真正的自由。

06 学员收获与感言

黄钰茹 伦敦艺术大学-艺术设计

这次的暑期学校的参与让我感受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辨,不光是设计的思辨也有艺术的思辨。很大程度上讲,各个领域的老师和同学所分享的包含了四种可能(possible、plausible、preferable & probable)的很多触点。我们被鼓励和激发去自由想象,去真正的讨论和争辩自己的尝试,都是让我们重新定义自身和作品的催化剂。

讲座上老师们以及更早踏入设计与艺术领域前辈们分享的案例让我能很好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带有的独特的专业背景还有生活经历的魅力。细致入微的创作经历带给我们的体验似乎已经超过了在现实中去观看一些作品,可以说成是我们作为艺术和设计的学生的福利。

而同学们的分享则让我感觉到理性和感性在我们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小伙伴身上体现的很明显,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优势。而且一种富有hybridization的优势可能是我们中国学生特有的,前期扎实而丰富的学识和素养加上后期的设计或艺术的思维让我们创造的想法方向不仅仅是一个作品那么简单。一百多份想法可能是我在2020年读到最多的“书”。

尚蕊 纽约大学-交互通信

最宝贵收获的是思考世界的观点,张周捷对于计算机智能与自然的探索、陈逸云对于身体与个人价值的思辨、郭城对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外化思考、麻进对生死的对立与转化的探讨等等,思考是艺术家、设计师的起点。当然最宝贵的,是从中获得的零星顿悟。

对于材料、结构、空间几乎没有概念的我,在黄更、周洪涛、高霞老师的讲解下去理解单元体延伸,动态的结构链接、建构中结构、材料与力学的平衡关系;用抽象的手法与材料进行对话,运用材料延展空间维度、体现思维温度,进而塑造情绪空间。

人类利用科技、探索科技,我们与科技共生、被科技消解:数字语境中的事物可以像自然界般生长、设备与装置会对人体机能进行延伸与增强、人的主体性会在算法面前被物化,成为静物。

艺术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社群进行连接、激活、赋能?形成、改变、颠覆人对世界的看法?介入矛盾和抗争?我欣赏荣晓佳所说艺术”无用“的自由。

我将这个夏令营也视为一种艺术行为,学习者自发的聚集、分享、输出观点,年轻的先行者赤诚地去分享价值观、人生故事、经验与失败、信仰。没有功利性目标的偶然来到这里,无意间窥得无限维度的可能性、结识素未谋面的伙伴,再散落到世界各地,独自去体验并创造,但我们已经彼此联结。

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激励着我,永远不羞于观点的表达、不放弃对生活的激情、不停止对于世界停止反叛的思考。

周子琳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

这次的工作坊是的自己跨出了建筑设计的领域,去了解与体验更广泛的艺术创作的世界,最有趣的地方是去感受每位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初衷,这是平时光看展览、艺术作品等所体会不到的。在各色各样的艺术作品的冲撞中,也在思考自己所创作的东西,是否有一个理念,是否有一些可以一以贯之的东西,是否真的符合自己所想呈现的。

自己之前大多接触的是技术,因为有些排斥设计的主观性、艺术性,更希望从服务他人的角度来思考,而现在也在想如何在技术手段所可行的情况下,去加入更多有趣的、有情感的东西,如何更适合的去探索现在算法设计的艺术维度。

李静媛 纽约大学-交互通信

这段历程对我最为难得的是,在接受了广袤的知识和分享后,我开始思考作为设计师、作为艺术家、甚至作为独立的个体,“我是谁?”这样一个个人身份认同的问题,一个我之前的学习生涯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手下的艺术作品也好,设计产品也好,包含了怎样的情感与语义。这可能也是周老师一直在鼓励我们开发自己的“设计范式”的原因。在与这样多优秀的人谈话后,我意识到自己的边界与局限性,我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够扩张自己延伸自己,希望能够有朝一日给予自己一个满意地回答。

韩佳宝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设计

在老师们的讲座以及作品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文化的探索与传承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方向一直保持热忱,将这种思考与新颖的呈现方式结合,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所以很多作品都不仅仅是设计语言的组合,每个作品都有精神和内核。其实这也让我产生的反思,由于我的专业背景,我常常会搜索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作品,但是也会逐渐发现,有部分作品过于强调设计上的好看或者过于追求某种风格,反而缺失了设计最本真的内容,所以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如何平衡这样的关系是我需要锻炼的能力之一。

叶雅琪 中南大学-设计学

有幸参加这次暑期学校,感觉时间过得飞快,非常感谢老师和助教们的组织和 助,邀请了非常多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们做了这么多精彩的讲座。有许多我不了解的领域,感觉大开眼界,汲取了很多养分。我真的很喜欢课程的安排,内容丰富,也很紧凑。老师们总是认真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也很耐心地为大家的proposal提出一些意见,虽然是线上相见,但氛围还是非常活跃。来自世界各地学校的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这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是我很少感受到的,许多优秀的作品也让我收获颇丰,同学们的脑洞常常让我很惊讶。另外每天都很充实,也让我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小组内部的大家也会经常有一些探讨,相互补充、相互学习、互相鼓励的过程真好啊。

整个过程最深刻的感受是体会到了一种不给自己设限的创作精神,这也恰恰是我所缺乏的,人和材料都一样,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希望在之后的学习,自己也能爱护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创造的勇气和魄力。

杜枚 清华大学-工业设计

其实在这十天满满的演讲课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想未来在设计领域里是一个什么身份,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建立自己的设计语言与理论?我想对社会做怎样的贡献?最大的收获其实是我可能会把教师这个职业放入我可能会选择的职业之一,就好像周老师和他的朋友们愿意来跟学生们分享一样,我希望我以后也能够有足够的内容去分享给新的力量们。

陆佳韵 芝加哥艺术学院-建筑学

这次的summer school的密集程度是我没有想到的,但是真的收获很多。见识到了很多独立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而且收获了很多的艺术创作经验和思考方式。作为一个原来是设计背景,现在学艺术的学生,看到这么多的艺术前辈们的故事和经验分享,产生了很大的认同感,而且也发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进速度越来越快,多元化程度越来越深入。同时,看到了很多同龄人的作品,也获得了很多的新的灵感和创作方式的启发,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的是非常感谢周老师,同济大学d&i 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广阔的平台,给疫情之下的暑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谢智伟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住宅与城市化

课程很满,讲座一个接一个有着非常高的强度,但正是这种环境,才使得大家能够在高密度的作品和理念中不断地思考,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想法,非常感谢同济能够给大家提供这次难能可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对我来说,这是长期的疫情影响后的第一次大型学习活动,一方面我想它能重新唤起我对设计和艺术更多可能性的思考,另一方面,它也让我感受到设计和艺术的力量,尤其在疫情期间显得弥足珍贵。虽然跨时区同学的上课和交流的问题一直存在,但我看到大家的热情和坚持使得每个人,每个小组之间的合作都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大家都非常的不容易。

杨曼 重庆大学-艺术设计

设计都是相通的,设计不只是展现在眼前的外观。很多时候,有些设计是经过了各种调查和体验才最终呈现出我们或欣赏或极致体验的感觉。这些都是设计所承担的。所以就像各位老师讲的,设计不只是设计,它需要很多的学科来辅助,需要很多的理论与数据的支撑。针对这句话,其实我想说的是,人生也一样。当前的社会,不只是需要一个单一技能的人,它需要的是能够不停学习的全能型人才。而人生从一开始也就不是单一的,它也需要我们不停的去学习,去感悟,去经历未知的人生。所以,不管怎样,要始终有一个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一切。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并走出当前的舒适圈。

周雨晴 东南大学-设计学

这十天的线上相处中,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对于一件事物的不同角度和知识的理解,就像是在我的眼前放置了一个“万花筒”,让我感受到了设计与艺术的多姿多彩,是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老师们总是鼓励我们去深挖一些观念背后的故事, 助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也意识到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还有很多东西都等待我去尝试,并且要学会敏锐的观察生活,关注一些“无用”的事物,就像荣晓佳老师说的“当我们只见知识和文化的’有用’成分时,受禁锢的就是我们自身了”。总之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前方的路还有很长,要砥砺前行。

程坦 strate school of design-产品设计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坊,觉得非常欣喜与激动。在此之前我学习了六年的产品设计,虽然身处在艺术类院校,但是却鲜少过用当代艺术的表现语言去表达,我的思维确实大多时候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论之中,经过这次课程也算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在这次的讲座中,不同领域的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作品和结合自身经历,从自身出发的创作思路,也将我从不同的视角去看我们生活中看似习以为常的事物,原来也可以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语言,以及艺术已经模糊了边界,融入到生活中,等等。这些不同的视角让我了解到各种不同创作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也给了我自由发挥的创作勇气。

杨颖姗 香港中文大学-视觉文化研究

第一次参加同济的暑期学校活动是在两年前的本科期间,当时就感受到了同济包容多样的设计文化。这次活动的形式令我感觉更加特别,能和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一百多位研究生同学共同交流与探讨设计是一种以往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每堂课的内容都充实丰富,让我感觉受益匪浅。

在这十天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我的思维被打开了,对创意的思考不在受限于技术,能够真正的去思考设计对于社会文化的现实意义。每个客座讲师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艺术语言,让我感受到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和成长环境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我们的每项作业我都非常喜欢,每次去思考如何完成自己的设计作品是一种快乐,把自己的设计作品和不同的老师、同学交流也让我有了飞速的提升。

包君伟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艺术创作的深度我相信一定是与创作者个人的视野与思考相关,而自身专业的认知往往具有知识领域与思维的局限。记得在一次创作交流上有同学想利用声纳作为自己的创作条件,有另外的同学就从声纳污染对鱼群的影响做了说明起到了很良好的作用。此时多学科的交流恰恰把创作的思考多角度的发散与反馈,这种反馈也会促进创作者的思考。有时自身的出路在自身之外。

可以和如此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有交流的机会实属难得,在创作上的分享给自己开拓了很多视野,也丰富了创作方式上的认知。很多同学都是不同专业,大家殊途同归,用自己领域的知识与我们的课程发生了十分有趣的碰撞。特别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其中。

蒋可欣 芝加哥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

十天就如同火人节一般,短暂却耀眼,忙碌且炙热。我非常享受这样学科大融合的配置,从老师到学生,各路英才相聚云端大显身手。

暑校给了我机会去探索作为创作者的可能性。坦诚而言,以设计师的身份介入艺术创作是冒险且困难的。这是我第一次摆脱设计框架束缚,脱离平面媒介约束,试图去做一个纯粹的艺术装置。即使设计和艺术的边界早已被模糊,但设计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惯性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后坐力依旧很大。不仅仅是我,所有同僚之所以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寻找答案,我们便一块儿牵手过河。

这次经历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在于,为我观察世界提供了另一个新鲜的角度;使我学习到技术的介入使视觉呈现更多样;让我意识到艺术中的辩证和矛盾是艺术发展的助推器。

盖溦 英国曼彻斯特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

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我十分感谢并珍惜暑期学校提供这次线上参与的机会。这次暑期学校开阔了我对艺术装置作品创作的思维,由于我本人是建筑设计方向,平时学习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即设计结合场地,不可以非常主观,设计也会显得理性一些,总会有些条条框框。这次用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去认知自己,刚开始有些无所适从,到后面慢慢适应打开思维,听到张周捷老师为了做一只前无古人后人来者的鸟,觉得只要安装好就算被抓蹲监狱也值得;看到康奕老师在实验室熬麦芽糖用机械臂打印糖人口水直流;听到麻进老师穿越荒漠用火燃烧自己的作品。听到荣晓佳老师理直气壮的讲自己“无用”的艺术。在这期间,非常享受发掘自己设计语言的过程。

杨汝成 南京艺术学院-室内设计

研究生学习已过一年,虽然下半学期由于疫情为线上课程,但我在上半学期的学习中依然参加了工作坊学习。加上本次学习,已是第三次了,本次也是第一次线上工作坊,但也是最为精彩的一次。

有朋友问起我,参加工作坊学习能收获什么,像这样不见面的线上工作坊又能收获什么。能收获什么呢,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这是一次很忙碌的旅程,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学与老师们有缘相会于此,有幸的互相分享了自己有趣的想法,几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成了一个线上小组为了每天的任务去激烈碰撞。这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15个精妙绝伦的讲座,60小时的灵感交流,100位伙伴的友谊建立。这的确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工作坊,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灵感上的,更是灵魂上的。

感谢我的每一位同学,感谢每一位老师,谢谢大家,给了我这样一次令人满意的工作坊,同时我也会带着大家的灵感,笔直向前,谢谢。

李慧敏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首饰设计

感谢十天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这背后远远不是十天的时间,再次表示感谢。这十天的感想还是很多的,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甚至了解很少的空间装置领域,通过这十天的了解和学习让我感觉哇太有趣了,这个方向让我感觉是可以自我表达是自由的。

十天的学习让我对装置艺术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框架,这得益于罗曼老师学术性的讲解,在各位老师的风格各异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装置艺术多样性的表达。现在太多人都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分散别人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的太重要了,在云装置项目中我表达了自己的一个经历,这样的转换还挺有意思的装置艺术真的很有魅力,让我体会到了自由表达的快乐。材料也是很有魅力的对于作品来说,希望有机会可以去连联新材料实验室参观学习。最后特别开心的是认识了一些朋友我的小组成员们都太好了,真是开心的十天,感恩。

张苏雨 南京师范大学-设计学

经历了本次同济大学创意学院的夏令营活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无论是听老师讲座,看老师和我们介绍已经落实的装置项目,还是听后期讲评时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每每都令我瞠目结舌。有时候经常和小组成员一起感叹,这又是哪路神仙!从这些老师和同学身上,我学习收获到了很多,老师在讲座里,不仅将他们创作艺术的过程介绍给了我们,也将自己为何会产生这样想法的原因耐心的给我们解答。让我意识到,一个装置作品能真正地成为艺术品,这与前期的构思,落实的过程以及展览时必要的解释以及文字配合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装置能成为艺术品,绝不只是一个环节的突出,也绝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这需要团队中的每个人从想法到动手都不出差错。

赵淑婷 米兰理工大学-室内与空间设计

这几日的讲座、工作坊让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原本比较功利的设计思想,经过各位老师们精彩的讲座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后,真的收益颇丰,也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是复杂而麻烦不断的人类,所以设计也不应只满足于人视为消费主义希望人们所扮演的用户,设计也不仅仅是为商业应用而做。但未来我的人生规划目前还是建立自己的空间设计工作室,我会在设计上有自己的要求,也更多的去关注一些不那么商业的内容。希望自己可以掌握艺术设计内核与商业资本的平衡。感谢这几天的暑校经历,期待未来我们在更高处相见!

莫珏 普渡大学-可持续设计

这次的夏令营真的是让人获益匪浅。讲座质量非常高,老师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分享干货和私藏,向我们讲解自己的思路和作品,也给出了诚恳有效的意见甚至是窍门和机会。助教们都尽职尽责,即使横跨海峡和时差,也会第一时间解决我们的各种问题。同学们都非常有趣,我也在这里结交到了许多新朋友。和大家探讨各自的想法,为对方提出真诚的建议,头脑风暴,合作作品,实在是一件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夏令营是我的幸运。

张世阔 重庆大学-环境艺术设计

同济其实是我特别喜欢的学校,我曾经为了去设计创意学院还专门去过一次上海,当时流行用qq,我还特意发了一条说说,大概的说的是:这就是我理想的地方啊,没想到今年暑假并且是在就业之前有机会参加这次的暑期活动,在我这个时间节点很有意思,已经一只脚迈入社会,已经在被社会摧残的边缘试探了,我本来是想随波逐流的,进一个不错的地产,多少和自己的专业沾一点边,工资也还行,这其实不像我,在读研究生之前,我还是充满志向的,喜欢一个东西我就会坚持追逐,充满了批判精神,理想主义。这次的暑期学校又让我找回了那种感觉,每个老师都是充满激情的,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理想主义的一部分,那部分在我眼里异常珍贵,他们都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虽然有时候会被现实左右,但大方向从来没有变过,我每天听完讲座都会反观我自己,一个踟蹰、迷茫的当代青年,在为工作发愁,为城市发愁,但在一起上课的同学们都是激情满满,设计似乎是他们要一直坚持做的事情,这迫使我也在逐渐开始找回当初对设计的热情,而不是盲目的置身社会,盲目的将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分离,经过这次的暑期活动,我十分感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给了我这次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活动真的对热爱设计,甚至是快要失去对设计信心的同学们十分有 助,尽管我是属于后者,尽管未来我会做出什么选择我自己也不清楚,但这就像是一颗种子被埋在一个地方,什么时候会萌芽,我们都不清楚,但迟早有一天,在没有人留意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冲破地表,向上生长……

崔彧瑄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设计

在原本环境设计学科的背景下,对装置设计的学习涉及较少,十几天内的无数场讲座,各个老师从自己专业角度对装置阐述和自己作品的解读,使得我扩大了对装置的理解与认识,每天聆听讲座同时被各种大佬圈粉,无限循环。其一,装置不仅可以为静态、单一的欣赏作用,也可以融合现代科技设计互动型装置,例如麻进、张周捷等老师研究的机械带动整个装置,以及徐瑞鸽老师利用画面数据可视化做的鲸鱼等作品扩大了我对装置的理解。其二,加深了我对设计语言的理解,自己也在逐步摸索独特的设计语言。例如魏佛兰老师从自然中寻找设计语言,周洪涛老师粘连空间作品以及吴迪老师养老院的设计作品,启发我从身边的事物寻找自己设计语言。其三,老师、同学对于空间装置的建议使我从各个角度对设计进行改进,在设计方法上有所突破。总之,非常开心有机会参加暑期学校,虽然是线上授课,也收获满满,感谢各位老师与助教们的辛苦付出,谢谢!

杜玥珲 哥伦比亚大学gsapp-城市设计

为国内有如此高质量的workshop感动,也为同济创新设计学院的前卫创新激动。同济创新设计学院比我参与过的台湾大学d-school设施更加完备,师资

配比和资源结构也非常棒。这十天干货满满的讲座让工科设计背景的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和艺术家、艺术从业者、艺术学生相处互动,不仅开阔我的思路,也让我接触了多元的设计与艺术逻辑思维。将各个领域的艺术探索过程原真地向学员们展示。在这里我学习到的不同层面的知识、了解到的不同领域的信息,都会成为我日后思考探索自己道路的持续性养料。如果是线下活动一定会收获更大,希望今后有机会去学院参与更有趣的活动。

王丽佳 同济大学-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此次暑期学校让我听了那么多的讲座以后,我有两个感悟。

一是意识到了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其实很多好的idea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这只能说我对自然的观察还远远不够,而这我也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记,将生活中有趣的点或者灵感随手画下来,没准哪一天需要的时候可以翻来看看,做一个新的思考和回忆。

二是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的不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在我上学期实习完以后,我就觉得对自身的专业不够满意,觉得学得太窄,缺少了融合性,在这里,让我探索到了更多的可能,让我看到了我也可以对声光电加艺术进行探究,原来这些离我并不遥远,意识到了掌握技术对推动设计的潜力,比如说生成式设计,编码式设计等等,未来的设计不应该仅仅是通过对素材的组合和排版,而是在巨大的科技发展推动下,我们要坐上科技这条飞船,结合到自己设计作品中,同时也对我们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事物的包容性和运用。在即将来临的同济生活,我会更加探索自己对于技术的可能性,学习更新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眼界,发掘更独特的想法,并且努力让其落地,发掘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孙雪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工业设计工程

作为工业设计方向的学生,此次为期10天的暑期学校课程让我更加近距离的了解材料与空间装置的相关内容,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

不同于以往自己对于传统空间装置的认知,老师们每个人的雕塑、装置、空间设计都加入了自己新的理解:用生成式设计的理念进行雕塑设计、在空间装置中充分考虑三维空间结构、不断的尝试和使用新的材料……,这些内容带给我全新的前沿设计理念认知。同时,作为偏产品设计方向的学生,此次工作坊中也让我认识到数字设计一定会在未来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己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设计的层面。并且,在与建筑以及环艺同学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同学们对于装置设计中的机械结构设计也非常注重,最终呈现的作业作品也非常完整,这种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也需要自己不断去学习,要将设计完整化,不能仅仅去做一个造型。

鲁炳辉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

从本次的暑期学校学习中,很荣幸得到这么多不同专业的老师对于装置艺术的讲解与案例分享,对于我的眼界有了很大的提升。当代的装置艺术,更多的讲的是跨界,不同媒介的融合、思想之间的碰撞,这次为期一周的高密集讲座分享无疑是让我对装置艺术有了更强的认知与了解。从艺术学融合机械学、生物学、建筑学、景观学…….无一不是在打破现有的装置艺术本身的范畴。从而反哺艺术本身的语言价值体系的建立,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新。

在小组创作过程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带给我不同的创作思考方式,艺术有时就是这么神奇,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我认为此次暑期学校的课程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联动了不同地域的人进行了深入的关于当代装置艺术的价值与学理上的探索。

吴昊天 浙江大学-设计学

很早就想接触作为设计界有威望的“嗲院”和它的工作坊是如何授课和让学生参与实践制作的。由于地理优势原因,我也是为数不多亲自来到同济的设计创意学院的一位学员,此次讲座最大的感想和收获在于刷新了我对设计领域的认知,在以前,我觉得设计可能只是固化和传统形态的体现,但是在上课之中,现在设计需要随着时代的递进而递进,技术与科技也需介入设计,否则设计将会无生命和时代潮流性。诸多的讲座虽然每天早早的起床去听网课学习,但是让我感到非常充实,也让我们有机会去艺术家及各个院校的学生去交流想法和观点。在此真的非常感谢同济设计创意学院给予我这个机会去学习和升华自己的设计知识和理念。

余若琪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城市设计

很感谢暑校,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专业和不同背景的同学聚集起来。通过线上讲座和同学们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拓宽了我的设计思路,不仅仅是建筑学科中强调的调研分析,也鼓励设计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探索自己的语言发挥各自特长。讲座之外,装置工作坊也充实了课后的时间。我们需要探索材料,空间形态,完成设计和排版,过程中不仅是老师的建议,也能在同学汇报中学习。课程的收获不局限于专业的交流,在老师们分享作品的叙述中也感染了对于场所,对于新材料新事物的好奇和去感知的冲动,也认识了有趣的朋友,希望能够线下继续交流。

部分学员作品视频展示合集

特别鸣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实验教学中心

同济大学造物实验室

助教:张小彤、杨叶、高坦昊、李志浩、申然、戴文杰

组长:李静媛、韩佳宝、谢智伟、赵阳臣、张精铄、董杰、尚蕊、徐园园、陈禹廷、李至惟、刘思佳、李涛、施嘉南、吴昊天

上海市空间装置与材料设计国际大展 研究生暑期学校

联系方式:yeyang_design@163.com

供稿 | 暑期学校委员会与暑期学校全体学员
排版 | 梁心平
编辑 | 榴莲
责编 | 伊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