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说:关于考研和读研,成功的人都这么干

这是一篇有关考研抉择、读研生活、考博和博士生活的揭秘以及建议文,毫无保留告诉你,到底怎么备考才高效、怎样读研才能不留遗憾?

主题一 要不要考研?

无论是因为什么,只要你的头脑中反复出现了这个念头,那就去考吧!从心理分析角度,这种无意识的呢喃恰恰是内心对现状不满意的潜在表达。对本科院校的不满意、对专业的不满意、不想找工作、想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这些理由本身千差万别,但汇总到一点,就是对现状的不满。而考研,就是改变现状的起点。何况硕士生的平均薪资还是高于本科生的。

【 经验谈】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如果没有当初确定考研的决定,就不会有今天的陆老师。对于我而言,这恰恰是人生的一个拐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热爱我所学的专业,我也热爱我所处的行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考研改变命运也就成了我的教学理念。

主题二 院校、专业、学校的选择

首先,对于第一次考研的同学来说,往往会在这三个条件中迷茫,这个迷茫既有选择的迷茫,也有获取信息的迷茫。获取信息我个人建议可以好好使用研招网,汇总了各大招生院校和单位的招生简章和要求,收录了历年分数线和历年真题,并且是研究生报名和调剂的唯一官方指定网站。

其次,认清一个事实,好院校好专业好地区,当然是非常难考的,所以无论一战还是二战三战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最大的关键点是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不要盲目设定目标,不要强撸“好院校好专业好地区”。(小编语:强撸灰飞烟灭!)

如果三个条件都舍不得,那你就必须很早复习,甚至提前一年复习专业课,要付出超过别人三倍的努力。因为你竞争的对手可能是本科985、211的,可能是不屑于保研的高手,而数百人中百里挑一必然是一条血路。所以,没有什么一刀切的复习规划、复习节点,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复习规划,才是正确的复习之道。

每减少一个条件,难度都会低一些,这个可以自行抉择。二战或n战的同学是否要换条件,取决于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和考试难度。所以,如果你的上一年专业课分数还不错,一般不要换,因为这意味着你要重新准备专业课;如果你的专业课很差,那就可以考虑降低条件。

以下考研难度从小到大依次为:

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本专业<跨校跨专业<跨校跨专业跨地区

具体来说,由于大部分同学是因为就业问题而考研,所以一般而言:

想去企业就业,一般而言比较看中职业技能和运用。比如酒店管理、医学、法律、会计、翻译等技能类,这些专业专硕可能更吃香,反而相对它们自己的学硕难度还可能会大一些。应该将专业放在第一位,地区次之,院校最后。因为从就业角度而言,会有学校虽然非985、211,但其专业认可度很高。

想去高校、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和继续读博意愿,一般更看重学校和学术研究能力,所以985和211院校明显竞争力更强,甚至还要看本科的第一学历是否是985或者211的学校。因此,这类同学要尽量将院校选择放在第一位,地区和专业次之。

【 经验谈】

这一点在我身上也很明显,从条件选择看,我当时考研是跨校跨专业,也就是选了两个条件:院校、专业。地区其实没做选择,因为本身是南京人,本科也在南京读,占个地区优势,因为专业课信息都是直接跑到学校的院系门口拦人问,问出来的。从自身优劣势分析看,我选择了自身优势:文科和南京地区。从院校分析来看,我在南大的哲学和历史之间,选择了报录比比较低也就是难度比较小的哲学。

主题三 我应该怎么找资源和信息?

搜索院校专业及招生简章、真题的途径,从信息可靠度依次为:

◆院校(包括系)官网

◆研招网

◆学姐学长

◆网络购买

◆各种论坛和qq群

而通过这些途径查询信息应该查的是:

◆报录比(确定考试难度)

◆历年真题(复习的重点确定)

◆专业课参考书或笔记(复习内容的确定)

◆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查询时间(因为复试出成绩的时间直接关系到调剂,很多人会忽略这个)

【 经验谈】

我当年是查完报录比和考试要求用书之后,直接奔向南大哲学系门口,拦人。真的被我拦到了一个也是考研考上的学长,请他吃了一顿50多块钱的饭,送给了我全套参考书和他当年的笔记,平时qq上他还会 我答疑。现在想想,人真的很好啊!!!

主题四 学硕、专硕、非全的抉择

第一,我做了个图,带你瞬间get学硕、专硕、非全的区别(学硕就是学术硕士,专硕就是专业硕士,非全就是在职硕士。)

第二,最重要的问题来了,我应该考哪个?

从就业来看,专硕学硕认可度是一样的,非全暂时认可度不高。

从升学来看,三种都可以读博,但是有直博资格的一般就是学硕,专硕和非全虽然可以考博,但是在现在大部分高校采用“申请考核制”的要求下,可能会没有或者较难获得考试资格,因此如果有升学打算的同学,尽量选择学硕。如果将来调剂去了专硕或者非全,那么尽量在读书期间发表一些学术论文以证明你的学术能力。没有再升学打算的同学,学硕专硕都可。

值得一提的是,非全就是在职硕士,从2017年纳入全国统考,但目前就业形势不明朗,通常是已经有工作的人会选择去考。这是由于非全不提供报到证,且在学位证上会标注培养方式。而目前就业市场上大部分企业单位都需要应届生提供报到证,于是非全不建议选择,但将来如有调剂的机会,可以考虑。

主题五 如何选择辅导班

辅导班的运行规则是,自己做一套产品,然后找老师来参加其中的教学部分和服务部分。那么比较完善的产品一般是“全程班”,因为包含所有的教学和服务,性价比更高,学习也更完善。我教的金牌班一直是采取这种模式,才会有学员政治平均分70分的行业神话,以及18年全国政治最高分90分的成果。

选择辅导班有4个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是师资、服务、方便、价格。

之所以价格放在最后,是因为相比起很可能是你的人生拐点的辅助力量,价格不应该作为你的第一考量,因为将来的回报会远远超过现在小小的付出。

其中,师资,尤其是老师的功底是考察的第一要素,因为这直接影响你的出分。大部分辅导班的老师分为“大老师”和“小老师”,相对而言,“大老师”无论是风格还是功底都会远远强于“小老师”。当然大老师都是从小老师过来的,所以还是要碰,万一遇到不错的“小老师”,也可以义无反顾地跟随。

辅导班一般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从价格看,线上比线下便宜。从师资来看,线上辅导班使用的一般是“大老师”,线下一般是“小老师”或者是“大老师+小老师”模式。因此,要从实际师资来考虑。由于考研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以正确性和应用性为第一要求。所以师资如何将直接影响你的成绩。试想,一个老师只能有70分的水平,自然学生最多就是50、60分。

【 经验谈】

问清楚上课的老师(具体到科目甚至阶段)是哪些人在上,然后去百度这个人是否是真名(作为功底的验证),看看有没有试听课,讲课的风格是否喜欢。

其次,产品的服务到底有没有水分,要看清楚。服务是一种督促和检验,好的服务往往会事半功倍,打通学习的盲点。可以从出分、答疑、监督、奖学金的维度来考察。

再次,方便与否直接影响你的效率。上课本身是辛苦的输入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路上的时间尽可能要少,或者利用起来。

最后,价格不要选过高或者过低的。过高的动辄大几万的一般会给予高课时和保过的承诺,但实际上,高课时不一定意味高效率,而保过仅仅是保过“国家线”而已,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情,甚至会在“师资”上有猫腻。过低的只需要几百块的,往往师资和服务跟不上。价格在2000~3000元的比较合适。

主题六 怎么安排考研准备的时间?

首先,确定自己考的是什么年份的研究生,不要误读自己属于什么年份的考研。

举例:2020年考研,指的是2020年9月入学成为研究生一年级。于是2020考研,初试会安排在2019年12月中下旬,复试会安排在2020年3~4月。

其次,知道初试复试的比例,不要以为复试不重要。

初试考查公共课+专业课。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公共课和专业课都不同,甚至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要求的专业课都不同,在整个考研中占60%~70%。好学校一般初试比例低于一般院校。

复试考查专业课+综合面试+英语。不同院校要求和考查方式不同。一般占比30%~40%。因此,考完初试千万不要直接放松,考研是个持久战。

最后,读懂分数线,不要误解“校线”和“国家线”。

国家线类似于“本一线”,但并不代表达到国家线,你就能上北大。

校线:34所自主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和划线(公开),研招网都有,而其余院校其实是有自己的线的,但是不一定公开。简单来说,越好的学校分数线越高。非34所内的学校不直接公布分数线,需要多方打探。

国家线:研招网都能查到,可以说是个“及格线”吧。所以并不能以想考专业所在学科的国家线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如果这么做,那你就凉凉了。以我从业8年的经验来看,想考到985、211学校,公共课(政治+英语)不得低于140分,专业课尽可能在120~140左右比较稳。

【 经验谈】

我当年的初试成绩380,政治80,英语61,专业课一门117,另一门122。政治给我提了不少总分。而哲学专业国家线a区(即优势地区)总分280,政治和英语分别是30多分,专业课是40多分。所以再提醒下,国家线不具有你努力的方向标意义。(小编语: 跨考可是把专业课背了40遍。)

主题七 如何度过考上研到入学前的空窗期?

有继续读博升学做科研打算的同学,当然是建议你尽快进入这个学科,联系导师做科研或者自己研读导师的论文和专著等。

没有这个打算的同学,只要做任何可以自我提升的事情就好,旅游、打工、出国短期交流、考证、学英语都可以!!千万不要浪费光阴用5个月的时间打游戏和看剧!!!

【 经验谈】

我是参加了本科院校中介组织的一个短期出国打工培训项目(work and training),在美国待了三个月,确实开阔视野,觉得是人生中很值得怀念的一件事情。因为视野决定格局,而格局决定你的未来的可塑性。

主题八 怎么能让研究生生涯不后悔?

这是一个学生常常问我的非常棒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的以下几个问题直接影响你的整个研究生生涯!!!

第一个是选导师问题:要选负责任的!要选负责任的!!要选负责任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有的学科和学校是在复试的时候,或者入学前基本就选好导师了,但是大部分学校现在都采取的是“双选”,也就是在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再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

【 经验谈】

很多同学会什么都不了解直接去选学科大佬,因为觉得资源多、学术厉害,但是一般学科大佬会有n个博士、n个科研项目,甚至承担行政工作,所以大佬都很忙的,好吗?

所以选学科大佬有很大几率的结果是他并没有时间指导你。在这里,当然也不排除有时间指导的大佬和其他情况,因此我只是建议如果是双选,请一定要通过师兄师姐了解真实的情况,如果是负责的学术大佬,当然赶紧选啊!如果不是,那么刚刚有招硕士资格的学术青年反而有很大概率是最负责的!!

第二个是确认读研趋向问题:研一结束之前,跟导师说清楚真实的打算。

研一好好上课读书,才能为将来做更多可能性的打算。极少有同学能够在读研之前就决定要读博,即使有,很可能这个决定也是不成熟的,而毛爷爷说过“实践出真知”,通常在研究生一年级结束之后,对学科的要求、自己的能力、学校专业将来发展等各方面你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这时,就是时候决定你的打算了。

然后,就跟导师说清楚你的真实打算。不要套路,这将直接影响你未来走向和他对你的培养方案。所以插一句,如果导师一开学就问你将来打算,你不妨说还没想好,研一好好上课好好 他干活,研一结束后找他慎重谈一次,这样导师也会觉得你很实在,而事实上这也确实很实在。

决定读博的,导师可能会 你硕博连读或者选学校推荐,或者在学术上让你更加历练。决定工作的,导师可能会 助你“快速”达到毕业要求,安心送你走,或者牛点的还可以推荐工作。

【 经验谈】

我其实选的是学术大佬,所以……但是我一开始是打算工作的,因此导师对我比较放养,最后硕士论文也没有难为我,还给了很多建议和支持。而硕士毕业一年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毕竟作为考研政治老师,我始终觉得硕士学历还是不够,所以决定继续读博。在博士选导师的时候,我就非常非常慎重了。

主题九 读研、读博的学术快速成长

这是我的私人珍藏!!!

第一,把导师和学术大佬的论文在电脑里手敲一遍或者是手抄一遍!这个方法复试也有用!!

由于学校大部分都买了数据库,所以可以用学校的网络在知网下载,当然非应届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数据库。一般人打印了论文觉得看看就好了,但其实看和做完全是两回事。

手敲一遍或者手抄一遍的好处是:

1.学术观点终身难忘,印象深刻;

2.学术规范快速熟悉(论文写作套路、参考文献标注方式);

3.必读书和学科前沿动态快速掌握。

这对将来自己写论文、做学术、考研复试专业课问题都具有非常大的好处!!!

【 经验谈】

我就是靠这个!!哈哈哈,快速熟悉的!我以前是学林学的嘛,完全跟马克思主义不搭嘎,靠这个真的成长和学到了不少!而且,要多跟导师、学姐学长聊天,多去听讲座。

主题十 考博和读博难不难?

简单来说,考博难,读博毕业难上加难。

第一,读博的出路。读博基本就是确定要走学术道路了,未来工作出路一般就是高校、科研院所和期刊。所以读博的门槛会高一些,相对含金量也高一些。由于硕士越来越多,所以在目前就业中,博士由于还算相对稀缺,所以在就业待遇方面还不错。

第二,读博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考博。现在几乎所有好学校都是申请考核制。意思就是你提供你的学术简历,然后学校来判断你是否有考试资格。这就回到最开始我在主题四说过的选择了,专硕和非全会相对吃亏就是这个意思。由于申请考核的制度,所以并不意味着你报名了就有资格考,这从入门门槛上,显然比考研难多了。而就算你有考试资格,博士生入学考试一般是外语+专业课。外语难度跟考研英语或者至少六级英语持平(不同学校专业要求不同),但关键是专业课的考试会有学术派别的倾向性。更加考查思维方式,并没有标准答案。

第二种直博(硕博连读)。一般在研二开始申请。这就回到主题八为什么让你们在研一结束之后尽快决定未来发展以及研一好好读书了,毕竟好好读书是一切可能性的开始。

第三,读博的难度在于毕业要求:

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学分和课程其实并不十分重要,最关键的是小论文和大论文。大论文即博士论文,最低要求是15w字,但一般人还是会写20w~30w字之间。小论文指的是要在中文或者西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一般院校的要求是2~4篇,而核心期刊发文难度指数堪比考研政治90分的难度,从写到发出来一般需要4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

于是,如果想要在3年左右的时间毕业的博士生,除了第一年上课,需要在剩下的两年中完成至少2篇核心期刊和至少20w字的学术论文,并且,这是最低毕业要求。想要去好的高校就业,小论文的数量保持在4~5篇,普通期刊即非核心期刊保持在4~5篇,这样才能成就一个漂亮的简历。

【 经验谈】

真的,读博前一定要想清楚!不是所有人适合读博的!!!不过话说回来,成长真的不少,我硕士毕业论文写了3万字,但光博士开题报告我就写了4万字。现在如果是写一篇普通的1万字以内的论文,并且是我熟悉的话题,我一般最多一周就可以搞定了。还是非常成长的!!包括对考研政治教学,在准确度和技巧方面都更上一层台阶了!

一点点寄语

洋洋洒洒写了3个多小时,毕竟十年的心路历程感觉还是有很多话想跟大家分享。以上的十个主题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地去使自己“动起来”,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是一眼望到头的;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是一颗可以被随意替代的“螺丝钉”。当变化成为常态,你的努力就会成为维持常态的常态。有一个因为专业课原因三战的学生,在今年上岸后跟我说,感觉我很不容易,每年都重新备课,课件都不一样,课程体系都更完善。很少看到有老师会这样做,他们大部分都是用重复的内容。我回复他:因为我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不变的人生。

去改变,去体验,无惧困难和艰险。别人说这个不行,那个很难,但我很喜欢挑战,因为越是没人做到的,才越值得去做,才能证明我做到的可贵与难得。

面对困难,弱者会说i can’t,强者会问how to do。

最后,祝愿所有阅读到这里的朋友们能够成为人生的强者,不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

图片来源:veer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