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内容框架与真题分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2013、25)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010、6)
■ 命题预测
本章是考研政治考察的传统章节,社会主义本质和任务的相关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败,邓小平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大纲规定的本章考点只有7个,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理
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等。 在以往的考研命题中,本章一直是考选择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本章知识点不多,命题点也相应较少;二是本章知识点多是识记型的,能结合材料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的命题点几乎没有。因此,对于本章,考生把基本概念掌握清楚即可。
可以预见,2015年本章命题的概率仍然存在,但考察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小,至多也就一道选择题。

■ 命题角度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考点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命题角度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50%)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命题角度2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60%)
1956年4 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

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讲话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命题角度3 党的八大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40%)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命题角度4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题型:
选择题 概率:70%)
1957年2 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
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考点49】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命题角度1 为什么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会出现曲折与失误?(题型:选择题 概率:10%)
对于社会主义这个新生事物,我们党对其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命题角度2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失误的同时取得了哪些成果?(题型:选择题 概率:
30%)
虽然出现了曲折失误,党没有停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与此同时,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所有这些,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他提出了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考点50】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命题角度1 社会主义本质是怎样提出的 ?(题型:选择题 概率:30%)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困惑和疑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1986年9 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新的理论概括,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命题角度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提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10%)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的,也就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②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关系性质的体现,
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了。
③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
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④突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
同时也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考点51】发展才是硬道理
命题角度 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题型:选择题 概率:30%)
1992 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
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将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从这个方面看,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
【考点5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命题角度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题型:选择题 概率: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考点5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命题角度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要求的总目标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20%)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生产力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特点。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命题角度2 怎样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题型:选择题 概率:30%)
(1)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开创人才辈出并能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考点5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命题角度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7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2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尤其是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
用更加突出。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它表明,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在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此后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命题角度2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是什么?(题型:选择题 概率:70%)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2)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 洞穿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2010.6 )
a.增强综合国力 b .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二.多项选择题
1.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2013.25)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 经典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关于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体现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为了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选项d为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本题考点是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邓小平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c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