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生导师们这样说——中山医院妇产科臧荣余教授专访

臧荣余教授

【臧荣余教授】

*臧荣余,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主任。

*1999年7月获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肿瘤学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获上海市医苑新星称号,2005年入选获浦江人才计划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篇,现任亚洲妇科肿瘤学会理事、gcig委员(board of directors)、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妇科肿瘤协作组(sgog)组长、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委员。担任cancer med等杂志编委,jama oncol等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

*晚期和复发卵巢癌的临床和转化性研究

小编

本次采访由甘静雯同学完成,非常感谢臧荣余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q

a

&

q1: 老师您好,因为我们现在也在面临着选择科室的问题,想先请问一下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妇科,选择主攻卵巢肿瘤这个方向呢?

因为我是学肿瘤的,而且从国内国际上该领域同行总体情况看,大多数男医生在妇科相当有优势,不少科室主任都是男医生,男生确实在体力等方面很占优势的。现在社会也越来越开放了,大家对妇科男医生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了。

q2:我们今年正好在学习妇产科学,但是每次去示教的时候都有老师跟我们说妇产科相当有意思,但是相当辛苦。想请问一下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您您平时工作安排是什么样子的?

中山医院其实不像红房子医院等专科医院,有些医生也正是因为这边的工作(产科)强度不像红房子医院那么大而选择来中山医院工作。但是总体而言妇科的工作强度确实很大的,比如卵巢癌的患者我们有时候一天只能做一个,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所以,对医生的体力要求比较高。现在大家对腹腔镜手术的关注度很高,而我们做医生的,要服从患者的任何需要。尽管微创和小手术是当今的趋势,但卵巢癌的患者病情就是需要开腹手术,那我们就要去做开腹手术。满足患者的临床需要,是好医生的基本要求。

q3:说起腹腔镜手术,前段时间网上掀起了一段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患者预后的讨论,请问老师您有什么见解吗?

首先我个人不涉及腹腔镜手术,加上我又是研究肿瘤出身的,所以我对这方面了解不是很多。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短平快而去选择我们的手术方案,一定要时刻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对于其他肿瘤比如子宫内膜癌,去年有临床研究证实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是相同的,那就没有问题。胃癌也有临床试验证实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患者的预后是相等的。不过,由于胃癌好发于亚洲国家,而亚洲国家开展临床试验的历史比较短,在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没有那么严谨;欧美国家研究肠癌那么久,到现在都没有能够证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者的预后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对任何的试验结果都应该保留质疑的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同时又要相信科学依据,但不要迷信某某研究;不要依赖主观判断,但对碰到的问题要勤于思考。

q4:感觉老师在科研上非常严谨,上次有幸参加您的组会听到您给您的学生提出课题进展或论文撰写的建议就感受到您在科研的高要求。请问您的学生的课题是在您的指导下由他们自己思考出来的吗?

我自己的博士的课题是我自己选择的,所以,我也很希望学生们有自己的能力去思考课题的内容。因为课题做的好不好,首先要看你对它是不是有兴趣。导师指定的课题你未必有兴趣,那么你也可以自己选择,不过在适当的时候,我会提醒你你的想法有没有长期探索的前景。完全为了研究而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是我们所鼓励的。

q5:那说起选择课题,老师您作为那么多杂志的主编,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是否会去追随一些所谓的领域研究热潮呢?

因为今天我这个采访的受众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对我而言,我作为导师的责任就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判断这个研究是不是有价值的。这个很关键,但目前我们国家大学教育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很多学生都不太清楚我做的东西究竟有什么价值。比如现在肿瘤的免疫治疗很热门,但是这些治疗在欧美国家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他们有很强的团队,如果你再去研究,那你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其实大可不必过于关注所谓的热门,你可以就从一个很小的研究开始,训练科研方法。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造福于病人,那我觉得就是很优秀的项目。如果你真对免疫治疗感兴趣,可以去欧美国家一流实验室学习。

q6:那老师您在选择自己的学生的时候没有什么硬性指标呀?听说有些老师会根据“眼缘”选择学生,您会这样吗~

现在学生都看不了眼缘,大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很疼爱你们。面试的时候同学都可以表现的非常好,但是入科以后问题就一个个暴露出来了。所以,我们面试没有硬性指标。我希望同学们具有是有两点品质:首先,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不需要人云亦云的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有一本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叫《简单的逻辑学》,美国人麦克伦尼写的。这本书对于你们今后做科研都有很大的 助。包括你想问题,找灵感;课题设计、做实验,完整的逻辑思维习惯都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做科研确实有时候是枯燥的,所以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建议大学生能够读两三本原著。一定要花时间慢慢读,不要去看别人对这些书的介绍。只有自己看才能完整了解其中的故事,你才会有自己的判断,才会有自己对作者想法的一个理解。很多时候作者的意图是隐藏在书中的文字里的,只有完整的,带着思考去阅读,你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很准确而精炼地概括作者的思想,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对科研能力的一种培养,否则我们便丧失直接产生个人感悟的机会。任何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我的想法不代表你的想法,而通过与别人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学习别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很重要。科研中我们也需要不断的产生想法、评价想法、修改想法来达到一个严谨缜密的高度。

同时,读原著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只有你积累的多了,你才能够有很好的素材去讲出你的故事,提升你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做科研的人一定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你虽然有好的想法,但你不能够清楚的表达或展示给其他人,别人怎么会认同你的想法呢;沟通不仅可以产生共鸣,也可以展现你的才能,树立你在团队中的威信。我就很欣赏那些能够侃侃而谈两个小时的同学,中国的一些学生有时候还是过于腼腆了,所以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光光要充分了解原著的想法,更要学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编

可以感受到老师很有自己的想法,在思考问题上追求严谨,讲究证据,同时又很有人文情怀,能够从一个医疗工作者的角度去关心病人,从前辈的角度给予我们医学学习以及科研生活的宝贵建议。在谈话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大佬凌厉的气场,可以说是相当nice了~

老师最后也说了欢迎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和他联系,只要提前说好,大家可以去旁听老师的组会!

臧荣余教授

采访:甘静雯

审稿:陈天慧

排版:袁皓月

修改:吴松阳

①这是一个系列采访,后续还会推出更多,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内容!

②大家想采访哪个导师,问什么问题,可在文末留言,或直接发给公众号

关注

我们

九月钟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团学联“九月钟林”系列活动官方平台

id:jiuyuezhongli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