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ogc?怎么感觉差不多呀,基模的概念和框架的概念怎么读起来这么相似啊,清华北大新传考研er想必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这些疑惑。新传里的确有好多相似的概念,如果不经过仔细比对真的很容易混淆,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辨析辨析,让你之后遇到不迷路!

目录

一、新闻来源&新闻本源
二、新闻策划&策划新闻
三、舆论&舆情
四、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音室效应
五、媒介事件&媒介仪式
六、框架&基模&刻板印象
七、议程设置&铺垫效果
八、ugc&pgc&ogc&pugc&mgc

1

新闻来源&新闻本源

乍一听感觉也没什么区别,但内涵却大有不同哦。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消息源。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处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是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新闻来源的获取路径:①记者采访他人;②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③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新闻来源的作用:让受众了解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同时要揭示提供或散布新闻的意图。

新闻本源: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即客观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义。

2

新闻策划&策划新闻

两者掉了个头,看着好像双胞胎,内容却大相径庭。

新闻策划:广义的“新闻策划”的定义为:新闻策划是对新闻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的全过程中的任一过程和任一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谋划和运筹,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的社会价值,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益。

“新闻策划”指的是“对新闻业务的策划”,尤指“新闻报道策划”,而不是新闻媒体整个工作的策划。也就是说新闻媒体的管理与经营上的策划不在新闻策划概念之内。指的是新闻报道前期的工作方案,是记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对新闻采访进行详细周密的策划,目的在于使其在传播中能够受到广泛的影响和关注。

“策划新闻”:指的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是对新闻事实和相关的策划,使其更加的吸引眼球,它偏离了新闻的真实性。有些事实并不存在,但是通过策划成为了新闻事实,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有关注力度,进而得到更多的点击量。此时的“策划新闻”与“传媒假事件”的内涵是一致的。“传媒假事件”是一种假事件,它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活动策划和报道的行为主体都是传媒自身,是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公共关系活动。

区分:新闻策划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保持了其本身的真实,它遵循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新闻策划的新闻是真实的,是真新闻。

策划新闻建立在策划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事实是人为制造的,事实作为新闻本源被歪曲或造假,丧失了其客观、真实性,它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显然,策划新闻的新闻通常是虚假的,是假新闻。

3

舆论&舆情

舆论舆情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及各大院校的考研的重点,一定要分清楚哦!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社会公众对特定事态的公开评价及意见、态度、情绪、行为表现的总和,是由社会少数人的意见扩展为社会多数人的意见。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的特点。

舆情: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个人、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总和。

区别:舆论舆情并不等同,舆情指的是潜在的或者显性的舆论的情势,通常可分为酝酿期、发展期、爆发期和衰退期。舆论是公开的公众意见,而舆情既包括了公开的公众意见,也包括了尚未公开的潜在的公众意见。

4

信息茧房&过滤气泡&回音室效应

信息茧房: 2006年,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信息茧房的概念。他认为: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是全方位的,而往往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网络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但制造的却未必是无限开放的社交平台,而是密闭化的空间。“信息茧房”是对网络影响另一角度的认知,网络带给个体与社会的并不只是“开放”与“多元”。“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媒体不断去中心化、裂变化、异质化、社交化的内容生产模式,也体现了受众本位主导下媒体主动迎合用户需求的趋势。

回音壁/回声室效应:胡泳老师认为,所谓“回声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网络空间里,如果你听到的都是对你意见的相类回响,你会认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从而扭曲你对一般共识的认识。此一效应的存在常常同信息选择密切相关:个人总是倾向于接受协调性的信息而避免那些会带来不协调认知的信息。

回声室效应不完全等于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更多地强调群体或系统的封闭,这不仅仅源于信息视野的狭窄,也源于群体互动。但它和信息茧房有着相似的心理机制。

(图源:小红书用户101149748)

过滤气泡 :“过滤气泡”概念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pariser)2011年在其著作《过滤气泡:互联网没有告诉你的事》中提出,指网络针对个人化搜索而提供筛选后结果的推荐算法。帕里泽认为,用户在互联网上搜索、浏览的痕迹会被记录,根据这些线索形成用户偏好,在此基础上依据推荐算法的判断结果向用户推送信息,以此实现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定制,保证用户黏性。各个网站像气泡一样将用户与网站的其他信息隔绝开来,让人沉浸在自己偏好的信息世界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在意识形态上越来越分化,其中“过滤气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

媒介事件&媒介仪式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竞赛”“加冕”和“征服”是媒介事件的3种形式。例如国庆阅兵、两会报道等等。

(图源:百度360图片)

媒介仪式:是指通过电视这一媒介形式,观众被邀请参与到一些重要的、具有共同性的活动或者事件中,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具有象征性质和表演性质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

两者关联:媒介仪式其实就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表述”。

区别:媒介事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阐释大众媒介整合社会的功能。媒介仪式是媒介为媒介上呈现的事物/人物/地点等举行的“加冕”仪式。

6

框架&基模&刻板印象

当年小编在考研时候,这几个概念也是傻傻分不清,对着书苦苦钻研内涵。

框架: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在认知心理学者看来,框架是个人用来处理外部信息的模板。在这个意义上,戈夫曼的框架概念近似于认知心理学常用的“解释图式”或“脚本”概念。

戈夫曼提出,框架源自过去的经验,其形成受到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所以,不同个人对某种社会生活经验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日常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多种框架在相互竞争、争取成为对社会经验的最高最合理解释。

框架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产生了框架理论的几个关键概念。

(1)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

(2)新闻框架:将媒介框架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

(3)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4)框架效果: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这种影响被统称为框架效果。

基模:所谓认知基模,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认知导引结构”。框架是基于过去生活的经验,而基模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大量相互关联的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组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构成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认知基模具有以下特点:(1)基模作为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基模是知识的集合体。基模包含着知识、经验以及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认识,也包含着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按照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组成一种层次网络。(3)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特性。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词的英文是“stereotype”,始于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李普曼论述了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也即“刻板印象”。李普曼借“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来指代社会生活中固定成见的现象,暗示了他对固定成见现象的理解,即“固定的成见”就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并且难以改变。李普曼在书中写到:“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

传播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基模与刻板印象的区别

基模这一习惯容易让人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形成过程是当人对特定事物一无所知时,会首先相信第一个出现的信源,形成了刻板印象,一旦印象形成并顽固,除非接触到新的信息,否则会一直保留,因此可以经过不断了解,使基模不断丰富。

基模与框架的区别

框架由戈夫曼提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基模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二者出发点不同,结果也不同,基模是框架的原因。

7

议程设置&铺垫效果

议程设置

1972年麦库姆斯(maxwell e.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发表的《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agenda setting model)的正式出现。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件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议程设置理论扭转了之前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探讨态度转变的传统,将研究视角转向认知层面,是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新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麦库姆斯等人在夏洛特研究中就提出了议程设置第二层——属性议程的设置。议程设置并不限于话题(topics)之间的关联,还包括媒体中客体的(如话题、议题、人物等的)属性(at—tributes)。在某一个新闻中,不同的属性的显著性又构成了一个等级排列,比如说一条新闻中写进哪些内容省略哪些内容、强调哪些细节弱化哪些细节、支持某种感情反对某种感情等。这些属性依附在事件上,共同传递到公众那里,从而影响公众对某一事件特征的判断。

目前,对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扩展,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第三层议程设置即网络议程设置理论(nas理论),提出影响公众的不单是单个的议程或者属性,而是一系列议题所组成的认知网络:媒介不仅告诉受众“想什么”、“怎么想”,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碎片联系起来,搭建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判断。

铺垫效果

“铺垫效果(primingeffect)”,产生于认知心理学,一般译为“启动效应”。铺垫效果的产生,主要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接触的“易得性”发挥作用。“易得性”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被使用、已储存在记忆中的观念的就绪状态”,也称为“可接近性”。人们进行判断时经常会不自觉地依赖脑海中最易得的信息,信息的易得性决定了记忆是否会在近期被激活,进而影响态度的形成。费斯克(fiske)和泰勒(taylor)认为:“铺垫现象描述了以前的语境对新信息的诠释所造成的影响。

辨析: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议程影响了受众议程,但它并没有解答媒体究竟如何影响了公众对于议题重要性的排序,以及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过程是什么。1987年,艾英戈和金德借用了心理学中的铺垫效果理论以解释议程设置的发生机制。

从心理模型上看,议程设置与铺垫效果存在差别。议程设置涉及的是公众对社会事物重要性的认知,仅仅判断一系列问题中孰轻孰重。铺垫效果涉及对一个对象的评价标准。在这个过程

中,公众接触的事件与判断的客体是不同的,这是一个符号意义的迁移过程。人们尽管在做价值判断时可能追求效率和省事,但仍需要调用更深层次的经验与判断。

8

ugc&pgc&ogc&pugc&mgc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也称ucc(user-created content),即用户生产内容,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 web 2.0 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 等社会化媒体。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即专业生产内容, 生产创作主体是由专业精英构成,其发展历程早于 ugc,生产程序偏向专业性,内容质量可控性更强,对生产者知识背景和专业资质的要求较高。社会化媒体兴起后,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既是平台的用户,也以专业身份(专家)贡献具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内容(如资深用户的点评)。在内容创作方面,体现为更加专业化、优质化、垂直化、具有平台核心价值的内容。微博大 v、网络红人、科普作者和政务微博多属此类,内容质量有保证;但其存在的高门槛使其难以满足受众信息广度上的需求。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即职业生产内容,指主要通过具有一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行业人士生产内容,并且这些人会领取相应的报酬。如媒体平台的记者、编辑,既有新闻的专业背景,也以写稿为职业领取报酬。ogc机制强调职业身份,最大程度地对生产者进行了过滤,保留了传统的“把关人”角色,进一步保证了内容质量。但与此同时,这种机制限制了普通网民的参与,互动性受限,生产成本更高,也对时效性产生影响。ogc代表性网站如各大新闻站点、视频网站,其内容均由内部自行创造和从外部花钱购入版权。

区别:pgc的生产创作主体在所共享内容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资历,ugc则没有。pgc和ogc的区别,以是否领取相应报酬作为分界,pgc的生产创作主体往往是出于“爱好”,义务的贡献内容,不收取报酬;而ogc是以职业为前提,其创作内容属于职务行为,获取报酬。

pugc: (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以ugc形式产出的相对接近pgc的专业内容。pugc短视频既满足了用户对专业化、高品质内容的需求,又达到了贴近性且个性化的效果,满足了短视频用户的多种需求,极大程度提升了短视频平台内容的品味。you tube与b站目前是全球pugc较为集中的社交型视内容网站。

mgc :(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即机器生产内容或技术生产内容。如mgc新闻就是运用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技术,由机器智能生产的新闻。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获取音视频线索,经由内部视频图像识别功能,让机器智能理解内容并做价值判断。随后与已有数据相关联,对语音语义进行检索和排列组合,智能生产审核新闻稿件,再经视频语音合成编辑、数据可视化系列过程,最终生成富媒体新闻。新华社发布的首条mgc视频新闻由媒体大脑中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创造。它凭借着遍布全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自动采集信息、识别异常新闻事件同时判断其新闻价值后选取新闻角度,依托数据库自动串联相关素材、快速审核之后多渠道自动传播。

(图源:搜狗图片 pic.sogou.com)

看完长文后,清华北大新传考研er有没有对这些概念有一些更清晰的理解呢?赶紧码住背下来吧!考研近在咫尺,这一时期查漏补缺最重要,这样类似的概念理论千万不要再混淆了哦!
#清华北大##新传考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