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生存和发展重在疗效,中医市场的争取也在于疗效。有人认为目前中医市场疲软,我不认同。中医市场疲软不是中医的学术问题,而是中医从业人员的个体素质问题。
2023考研中医综合网课百度网盘https://docs.qq.com/doc/drvloelnvdm9dyvp6?

一、背诵功:熟背汤头、脉诀、药性赋、针灸歌赋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 中综网课网盘,考研中医综合题型讲解百度云,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二、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书中记载的名老中医们多是在1895年以后出生的,正生活在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人民生活极端贫苦,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经常颠沛流离。而就在这样一个饥寒交迫的乱世中,要想学好中医来谋生又是何等艰难!可是,老前辈们都是极其勤奋好学的,甚至半工半读,经常学习到深更半夜,奋发努力,孜孜以求。这种对中医的虔诚笃信和求学精神对现在具有优厚学习条件的学子们实在是一种有力的鞭策了,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去努力学习,弘扬中医。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由于出身贫苦,老前辈们深知人们的冷暖饥饱,深知人们经受的苦难和病痛,几乎所有的老中医们都提到了要仁爱大众,甚至无偿施诊施药,无论权贵还是贫贱,均一视同仁,绝不可明哲保身,见死不救。而今,我们更应当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本着仁爱和普济苍生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们解除痛苦,恢复健康。自觉拒绝“红包”和药品回扣,拒绝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药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大众,服务大众。

在探求医学真理的过程中,老前辈们提出做学问一定要善于思考,诚如赵金铎老中医所说“非要有一番贯穿错杂、磅礴会通、端本寻支、溯流讨源的取类比象、逻辑推理的思维不可”。应当对浩繁的医学卷帙辨别真伪,决不盲从,“师古而不泥古”,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创新,而且要在医疗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七损八益”,有的把七、八理解为男子女子,有的理解为阴阳,也有的理解为“七上八下”一样的概数,而方药中老中医仔细思考、佐证后认为应该理解为阴阳,“损”作为“制”字理解。这种善思、求真的治学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2? 博览群书,内化精深的中国文化蕴涵

做一个好的中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也有俗话说“秀才学医,罩里捉鸡”,老前辈们都强调掌握精深的中国古文化知识是加强中医功底的前提。由于中医发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因此与儒学、易学、佛学、道学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已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浑为一体了。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医自然也应当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博览群书,无论是经史子集的古典著作、汗牛充栋的古今中医著作,还是西医学的现代进展,都可以做到“开卷有益”,作为一种知识储备。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哪一位老中医是顽固地反对现代医学的,而往往是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协调发展,共同为人们治病防病和保健养生服务。

当然,仅仅是博览还不够,还要加以分析归纳,吸精去粗,由博返约。也就是要从全面资料之中,归纳出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共同的规律。对于一些自己心仪的医家医著,要做到精读精研,把他们的经验内化为自己能运用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临床思维。如很多老中医就特别推崇叶天士和张锡纯,对他们的学术经验和医学著作能做到滚瓜烂熟。这就需要潜心学习、潜心做学问了,岂是现今某些浮躁者所能做到!

3? 熟读中医经典著作

那个年代学习中医,包括一些私立的中医学校,都是从中医经典著作入手。一种是从奥涩难懂的“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入手,另一种则是从较为通俗易懂的“四小经典”著作(《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入手。“四小经典”已经基本上被现行的教科书所代替了,大家都公认的、特别重视的是“四大经典”,还有后来的温病学著作。几乎所有书中的老中医都是练背书的“童子功”出身,尤其是张仲景的著作无一例外都认为要熟记熟背。也有的老中医坦言初背并不理解,待到后来借助历代医家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才慢慢懂得,再到后来的临床实践中,更是深深感到受益匪浅,往往有恍然大悟、如鱼得水之感。提到背诵,背一些好版本的方药和临床教材也是不无裨益的。

虽然,现在中医院校都有配套的系列教材,内容也都是来自于一些中医经典著作,但熟读、精读一些中医经典原著仍是必要的。由于原著“文繁、理奥、趣深”,所以要借助一些参考书来理解,对于一些重点章节,仍主张不仅要熟读、读透,也要下一番苦工夫,把它背诵下来,待到临证用到时,自然豁然开朗。实际上,熟读和背诵的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在临床中体会和验证,发展和创新。如此多的名老中医极力劝导学习的著作,无一例外重视经典的共识,实在值得让那些将中医经典列为选修课、将课时一减再减的中医院校深思!
要想学好中医,必经三个步骤:一是熟

读经典,如《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经》等等经典著作;二是多读历代医论医案,这点也很重要。刘勰说“观千剑而后识器,闻千律而后晓声。多见多闻,多读前人医案,无疑是获取中医知识的重要途径”;三是勇于实践,“书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赵括纸上谈兵,马谡失守街亭,都让后人笑话。

搞中医临床,一定要根据中医的四诊方法,去分析病情的表里寒热虚实,千万不能去看西医的化验检查。如果中医处方用药,也去看西医的化验检查,也满脑子这炎那炎,也来讲高血压,讲糖尿病,也整天这癌那癌,那么他对中医的辨证精神,就离题万里。任他临床三百年,仍是一个不会治病的废物。只会害人害己,只能把中医的名声搞臭。因为中医诊断,是要找出病因病位病机,西医诊断,只是疾病表象,跟病因毫无关系,根本不能用来作用药依据。

看医案的作用,也等于跟师侍诊。我虽然没有跟过师傅,但是因为我看过的医案比较多,也就等于拜了众多师傅了。

经典是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理论基础,医案里所蕴藏的精微道理,无法理解,根本看不进去,看医案也等于白看。所以有一 好高骛远之徒,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只喜欢去看医案,记偏方,到头来,几十年过去,还是临证茫然,一无所成。

学习中医,特别应该从仲景原文下手。如果贪图走捷径,只去看某某大师的“论伤寒”、“扶阳必耗阴”、“二阴病都是湿热”等歪理邪说,必误入歧途。
4? 注重师承

书中的大部分名老中医是跟师学徒(包括家传)出身,少部分是在私立中医学校学习的,实际上当时的中医学校也都是由著名中医学家所创办,教师也都是名医,所以仍是师承的本质。只有极个别的是自学成才,坐堂时在药柜边“偷学”同堂名医的“绝活”。由于中医是由不同的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异彩纷呈地共同构成的,多跟师学习,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是传承中医精髓、增长临床经验、快速成才的一条捷径。昔日跟随了17位老师而成为名满大江南北的名医叶天士更是明证。值得提出的是,有名老中医提到,这个“师”除了是指正规拜的老师外,也可以是其他师长、朋友、同学、学生,甚至是乡间凡夫,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有长处就可诚恳拜师吸取,甚至“不耻下问”。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有机地结合中医的师承教育规律。国家已经安排了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带徒工作,取得了很好的传承中医学术的效果。然而,这点规模还是远远不够的,各中医院校、中医院都应当有组织地安排一批又一批的“师带徒”。无论是在校的学子,还是在职的中医师,都应当主动地、自觉地学习老中医经验,背诵一些名医的名方,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思如泉涌,而倍感轻松,信心百倍。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医古文非常困难。
  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须“学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管学什么都必须了解本门的发展史。搞政治要学政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当然中医也不例外,也应学好医学史。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朝各代的名医、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要了解这些名医名著是在何等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也应了解前世名医的奇闻逸事。譬如:朱丹溪三十岁学医,三十五岁就能临证而成大家。叶天士十四岁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等。这对一个中医的学习和成长均有一定的启发。然而今人视学史为多余,似乎与临证无关,实属大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