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情况
初试总成绩406分,其中专业课 131分、数学123分、英语81分、思想政治理论71分。
我本科毕业于普通双非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今年算是二战。第一年考的是哈工大的市政工程,总成绩390分(英一数一):专业课131分、数学117分、英语66分、思想政治理论76分。
一战的时候就想跨考,但是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所以还是考了本专业,考完之后了解到应用统计,很感兴趣,加上复试没准备被刷了,第二年就直接考了应用统计专硕。简单介绍一下个人经历,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参考。
二、备考时间与作息
我是从7月份开始准备的(有一战基础,切勿模仿),由于第一年英语考得不是很好,所以我在这次备考中把重心放在了专业课和英语中。
7-9月:上午数学(3.5h)、下午英语(2-3h)和专业课(1h)、晚上专业课(3h)
10-12月:上午数学(3.5h)、下午时间比较灵活,午睡醒了开始学英语(2-3h),效率高的时间学专业课(4h),累了就学政治(1h),12月的时候会从英语那里分半个小时给政治。
三、初试各科备考经验
(1)思想政治理论: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少,所以分数一般。
使用资料: 的视频、 1000 题、 肖四肖八、各种模拟卷
复习顺序:前期 的视频结合 的1000题打基础,时间够的话,再过一遍1000题,后期做了一些模拟题的选择题和肖四肖八。
由于政治真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政治真题可以选择不做;越到考试后期的资料越有价值。
选择题部分:肖四肖八上的所有选择题都要理解并记住,时间够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其他老师模拟卷的选择题部分。做完要认真的对答案,答案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在原题旁边上做笔记,方便对比记忆。选择题也要认真的背,尤其是肖四肖八,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有原题,我就是肖四肖八的选择题没背熟所以政治考的不高。
主观题部分:马原部分建议整理知识框架,知道每一个原理用于什么情况(这部分比较难押题,需要一定理解, 的马原视频里有相关技巧),其它大题我觉得肖四就够了,肖四的所有大题都要背,不一定考试的每一道都是原题,但是背了起码答题的时候有东西写。
我考试的时候看到有人带了写字的垫板,我觉得可以买一个试试,答主观题的时候写字会好看一些。
(2)英语:我英语基础一般,所以这次复习比较用心。
使用资料:墨墨背单词app、张剑的英语一和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老蒋高分
阅读、 的阅读视频、宋轶轩的长难句、完型和新题型视频。
顺序:前期:背单词,看视频
中期:背单词,做真题,做模拟题
后期:背单词,倒回来做真题,背作文
背单词:主要就是背朱伟那本恋恋有词和真题上不认识的单词,背完后我又加一些红宝书上的单词,一开始是每天背 100 个单词再复习 200 个,时间会比较久,后面背的差不多了
我就每天复习 300 个,二十分钟就能过完。
阅读、新题型和翻译:六七月的时候可以开始做真题,按年份做,每天一篇完型+新题型和翻译,或者两篇阅读。先做英二的真题再做英一的真题,真题做完还没到 12 月的话,
可以做老蒋阅读,到 12 月份的时候,重新做真题,年份从后往前做。我觉得做题的时候是技巧性阅读,怎么利于解题怎么来(我上面推荐的视频有一些做题技巧,但是太花时间了,建议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看),对答案的时候就要对每一篇文章进行细读,尤其是一些长难句要耐心的拆分,不懂的单词也要记录下来,我在对答案上面花费的时间远比做题多。
作文方面用的王江涛高分写作,上面既有现成的范文,也会教你怎么写,千万不要背了模板就往上套,可以根据王江涛的书和真题答案里的作文范文,自己归纳整理模板,我当时英语考了81分,其中客观题扣了5分,大作文和小作文一共25分我起码被扣了10分,就是因为懒得整理直接背模板。
(3)数学:我本科数学基础还行,所以没有花大量时间复习,平时做真题和模拟题的效果不错,但是两次考出来的分数不算满意。
使用资料:复习全书(高数部分)、 1800(高数强化部分)、 线性代数、王式安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李林的660、复习全书同系列真题、李林的六套卷和四套卷、 的四套卷和八套卷。
顺序:由于我考过一次数一,今年没看视频,直接看书做题,做题顺序和上面介绍使用资料顺序一样;视频方面推荐高数 、线代 、概率论王式安和高昆仑。
高数:辅导书用的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 1800强化阶段的高数部分,这两本书都没有什么新题型,适合打基础和锻炼计算能力。
线性代数: 的视频非常经典,分为基础课和强化课,他的强化课对应他的辅导书,我本科线代基础相对薄弱,但是跟完一轮视频,再把辅导书做完后,常规题型基本都能拿分。
概率论,我做的王式安的那本书,我觉得还可以。( 和王式安的书和复习全书是一个系列的,复习全书里包括了线代和概率论的书,并且主要也是由这两位老师编写的,但是相比之下写的比较简略,所以我单独买了他们的书。)
除此之外还做了李林的660和套卷,660题目比较新,四套卷六套卷比较简单。 的4套卷和8套卷我也做了,题目偏难偏新,我觉得值得做,今年数学最难的部分应该是线代大题, 的套卷押中了相关解题思路。
身边有同学用的李正元的那本粉书,评价也挺好的,比复习全书难一点,可以代替复习全书,还有 的1000题,也有很多同学用,我没有做过,就不做评价了,这本可以代替 的1800。 的1800线代和概率论部分我觉得一般,没必要做。
真题我用的是复习全书系列的,它有按年份的单独套卷,答案是按模块分类整理的,写得比较详细(我一战的时候买过 的真题,答案过程有点简略),做完李林的660后,基本一天一张真题,卡着点做,做完估分。然后做模拟卷,按板块二刷真题,看自己标注过的和做错了的题。
和别人相比,我数学题做的比较少,但我觉得时间多的话还是要多做题,和数一相比,数三的真题在思路和计算量上都更简单,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一下数一的真题。还有一点就是考场上把握好时间,从平时做套卷的时候就开始训练自己的做题节奏。
(4)专业课:
使用资料:贾俊平统计学(教材和圣才习题集)、袁卫统计学(教材和圣才习题集)、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教材和圣才习题集)、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圣才习题集(这本只简略的看过一两遍)、考研真题(纸质版)
顺序:贾俊平教材、袁卫教材、这两位老师对应的圣才习题集、李子奈教材、李子奈圣才习题集、伍德里奇圣才习题集、真题。然后是这三本圣才习题集(不包括伍德里奇)、李子奈教材和真题反复看,后期归纳整理笔记,背简答题,同时每天做点计算题保持手感。
专业课分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内容比较简单,西交往年只考统计学,所以会考一些教材范围外的,今年加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部分没有任何超纲的。
我先过了一遍贾俊平的教材,边过边做课后的选择题,然后又看了一遍袁卫的教材,然后是对应的这两本教材的习题。交大的参考教材是袁卫那本,所以我侧重看的教材和习题集也是袁卫的。
习题集的题有的思路看着简单,但是一定要自己动手算,自己考试的时候准备用什么计算器平时就用什么计算器,最简单的计算器就够做题了,我用的卡西欧 991cn,功能很全,我在的考场是允许用的。
计量经济学部分:这本书是今年刚加的,内容本身比较难,但是第一年考的很简单。参考书是李子奈和伍德里奇两本,李子奈那本就够了,这本书我一点基础都没有,一开始看有点吃力,看过一些视频(李子奈和谢识予两个版本),讲的都很枯燥,也比较费时间,但是书上一些比较跳跃难懂的推导证明视频都会涉及到,所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看视频。
我是看了两遍李子奈的教材和一点视频,过了一遍习题集,再根据书的目录和标题,梳理知识点和做笔记(后期背的也

是自己的笔记)。过完这一轮后,再反复做习题集和看笔记。
证明题我当时觉得不会考,考也不会考太难,所以就只看了书上和习题集的证明题,学了一点证明方法。计量经济学这本书看着难,但内容不多,耐心学习,归纳整理,也能拿一个好分数。
关于专业课的建议:要背简答题,简答题考的大多是重点和基础的知识点,背框架即可,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去背;计算题一定要动手算,计算器使用熟练。
我简单看了眼 学长分享的资料,只涉及到了计量经济学,我又加了两本统计学的资料。
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在效率比较高的时候学重要的课程,比如专业课和数学,除此之外,要对自己每个阶段的任务有个大致安排,不能为了赶进度加快速度,也不能没有计划观念导致最后复习不完,这需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大致目标,在复习过程中保持节奏,合理的调整计划。
随着应用统计专业越来越热门,对于跨度太大的考生,尤其是双非跨考,我建议初试分数尽量考高一点,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和创新港自身特点,应用统计大幅扩招,我才能幸运上岸,但明年能收多少人,目前还不明确,作为一个双非天坑跨考生,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够有所 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