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风尘千里,奔向山连蜀道——专访安徽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

点击上方 “安徽大学团委”可以订阅哦!

请输入标题 bcdef

向山连蜀道

尘千里

丰都

处于重庆东部边陲

历史上传说的“魔鬼之域”

2016年暑假

八个青年在八月的蝉鸣中来到了这里

这个距离合肥一千多里的异乡

安徽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12年组建,从2013年起每年都会有研究生志愿团奔赴丰都,在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为“丰职高”)度过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而到王超这一行的八个人(王超、 邢栋、 王玉龙 、杜娴、 王少汝、周家豪、陈文青、靳文君)已经是第四届成员了。

王超来自于12级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第四届研支团的团长,研支团另外七人来自安徽大学不同的院系,他们也和王超一样,到丰都支教已逾八个月。“就像一场很长很长的梦。“团长王超如是说。

支教旅程已过大半,这八个年轻人在这个巴蜀边陲收获了一份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

王超谈到刚来丰职高时候的情况时说到:“谈到职高,大多数人都会带有一些隐晦的偏见,仿佛抽烟、打架、上网就是职业高中学生的代名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丰职高最初的情况就是这样。”据他们介绍,当他们一行人刚来到丰职高的时候,他们接触到的很多学生都是网瘾少年和问题少年,由于这群学生的学习基础实在是太差,他们已经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逃学、打架,这些仿佛都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和这些性格执拗的孩子相处是这初来乍到的一行人在支教生活的伊始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靳文君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既已相识,必倾心待之。”这是她秉承的原则。因为年轻,这些支教老师少了一些严厉老师的棱角,多了一份耐心,而这份耐心才会真正触及这些学生内心深处的柔软。

《中国青年报》发表过靳文君的一篇文章,题为《温柔地拔掉你心中的“刺”》,里面有一句话:“对于职中这群心中有刺的孩子,我们更要温柔地拔掉他们心中的刺,相信走着走着,花就开了。”而支教团成员也都和靳文君一样,愿意去读懂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刘家伟是靳文君班上的一个学生,他曾经因为学习太差辍学打工了一年的时间,父母规劝返校之后依然如初,逃课打架、不学无术。靳文君选择了去慢慢靠近这个孤僻内向的孩子,她有时在夜晚和刘家伟散步闲谈,或者是在楼梯口席地而坐听他说自己的故事。慢慢的,刘家伟对这个善良爱笑的大姐姐也敞开了心扉,“他和我聊天,虽然是同样的话语,但一次比一次语气温和,我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了笑意,虽然很浅但是很温暖。” 靳文君说。

“他们并不是坏孩子,更不是天性顽劣,只是缺乏爱和安全感而已。”王超谈及这些,并没有抱怨,而是从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来分析他们性格形成的原因。丰都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很多学生从小都是在留守家庭甚至单亲家庭长大,童年到长大都是缺乏关心和爱护的。从小到大缺乏管教日益造成了他们行为散漫的性格,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王超说:“他们都是很重感情很善良的孩子,其实只要我们对他们好那么一点点,他们就会记一辈子。而我们的愿望,就是让这些学生有或大或小的改变,能够有更好的人生。”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的坚强。”也许支教团成员一辈子都忘不了《爸爸的雪花》这首歌的旋律,“请北风捎来几片雪花,雪花在我手心里融化,爸爸你看到了吗?”一个男生唱到了这一句,突然低着头哭了起来。那个时候几个支教老师才知道,那个男生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而平日里那个男生,是最爱笑的。

这里的学生几乎都是来自贫困不幸的家庭,梦想,对于丰职高的学生来说,是奢侈的。“他们有梦想,但是并不清晰。”这是王超说的话,“丰职高的很多学生要么是为了混三年拿到高中文凭,要么就是被父母逼着上学,而更让人悲哀的是,他们从小到大并没有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当被问及梦想,他们是平淡甚至是木讷的,并没有十七八岁同龄人那样该有的热情。”

周家豪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导演专业毕业的,他和成员陈文青在艺术节闭幕的时候组织几个学生排了一个小品叫做《梦想》。《梦想》的排演老师之一陈文清接受采访时说:“《梦想》这个舞台剧像是我们这几个人辛苦孕育的果实,在这个过程中我

和家豪与孩子们的相处都很真诚,我们之间建立起的情谊不只是传统的师生情,更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梦想》排练的异常刻苦,“最后谢幕的时候周老师哭的泣不成声。”其中一个参演学生湛雲茜说,“他们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月的时间,梦想从无到有,我们的师生情也是从无到有。”

《梦想》演出之后,这几个孩子就找到了周家豪,表示了他们对表演的兴趣想要参加艺考。“这几个学生当时正是高二,他们的成绩如果参加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参加艺考给了他们希望。他们愿意去追求梦想,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周家豪说。他免费给这些学生辅导艺考所需要的专业课知识, 助他们为艺考做准备。而这些学生终于不再穿梭于网吧之间,而是选择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拼搏。

安徽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经在丰都度过了大半年的日日夜夜,他们像挚友,更像亲人。三间房,八个人,三三两两的住在一起。一天繁重的授课之后,他们总会聚在一起聊天,而聊天的内容还是离不开支教的体验,闲暇时,他们几个人还会去“旅游”,在这一片贫瘠之地去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在本地人眼中,他们是异乡人,而他们是一个集体,也许这份缘分会伴随他们一生。“返校之后,我们还是会经常聚,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王超动情的说。

这一行人怀揣着同样的那份梦想来到这里,用自己的努力编织出这份惊喜和改变。

问及他们未来的规划,他们有的想回校之后专心科研,有的想继续做支教方面的活动,有的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对于新的一届支教团,他们坦言了自己的信任和期待:“传承很重要,我们很希望安徽大学研支团可以作为一个品牌一个特色,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而毋庸置疑的是,对他们来说,这一年的收获,甘之如饴,一生珍藏。

责任编辑:刘雨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