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考研有多难呢?其实从数据上就能窥探一二。

一方面,在202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中,总共有377万名考生通过网申,而到了2022年网络报考的时候,人数就达到了457万人,一年80万人的涨幅,意味着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另一方面,22年考研国家线也给了考生沉重的一击,不少同学都直言表示:“就这分数,鲁迅来了都得调剂。”

从学信网发布的分数线来看,教育、法学、艺术类等学科的涨幅都在10-15分左右,甚至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还出现了专业第一名未能通过国家线的情况。

既然考研的路途充满了险阻,为何学生们还要咬牙坚持,选择“逆流而上”呢?

众所周知,每年的考研上岸率基本不超过30%,而之所以数以百万计的考生能够顺利坚持下去,主要还是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影响。

【内因】:希望借此机会实现

“咸鱼翻身”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相信每位同学在高考之前,都希望自己能够凭借高分进入理想院校。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考生最后都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不管是在专业上还是院校选择上,难免心存遗憾。因此,考研作为能够摆正人生航向的“船舵”,自然对学生具备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走上考研这条“赛道”,主要是为了逃避就业难题,毕竟对于还没做好进入职场准备的他们来说,研究生考试可比面试简单多了。

【外因】:就业形势的严峻也在推着学生前行

现如今是个学历内卷严重的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后,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在企业主眼中正在逐渐降低,不少用人单位都将招聘门槛提升到了研究生学历。

为了避免这种“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学生只能抓住考研这根救命稻草,希望日后可以够借助硕士、博士学位证这本“敲门砖”,进入有发展、有钱途、有未来的平台,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22年的考研党还是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通过复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有些考生的“宿舍生活”将会不复存在,大家可别等入学后才了解。

作为学生,本身就没有多少经济来源,虽然父母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可随着年龄越大,大家也都不好意思再管家里时常要钱了。

于是在迈过考研这件既费时间又费金钱的“难关”后,同学们的“小金库”也是捉襟见肘。但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大家读研成本或许又要上涨了。

从各院校发布的相关规定来看,包括北师大、北大、南开、北理、复旦、南大在内的多所院校都表示将会缩减宿舍名额。

其中北师大将不再为专硕以及养地点在北京的学生解决住宿问题,而北大则采取了申请住宿的形式,鼓励有能力、有经济实力的同学自行解决问题。总体来看,主要还是专硕和非全日制硕士更为受影响一些。

在一部分考生看来,高校这样的决定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毕竟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通过了重重考验,好不容易才进入校门,如果学校无法解决住宿问题的话,那么压在学生肩膀上的担子将会更重,很难全心全意的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特别是录取院校地处北京

、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考生,要是选择自己租房子住,那么基础开销就会成倍上涨。

但若是大家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取消部分研究生的宿舍也就不难理解了。

首先,各大院校在本科阶段都在扩招,而原本设计规划的宿舍楼数量又比较有限,久而久之,自然没办法再给所有的研究生提供宿舍,只能进行“折中”处理。

再加上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来说,人数比较少,所以这样安排也比较合理。更何况,研究生的各类补贴、国奖、学业奖学金普遍都比较高,本身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比一穷二白的本科学弟学妹们来说,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总体来说,面对这样的调整,同学们还是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及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等待真正入学的时候,就能够轻松一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296